到˙各(kauʟ)──到、來到

到˙各(kauʟ)──到、來到

  例句1:“時到時當,無米煮番藷湯(si´ kauʟ si´-tŋ,bo´-bi` tsi`-han-tsi´-t‘ŋ)。”(台灣諺語)

例句2:“到今你才知(kauʟ/kaʔ-tã li`-tsiaʔ-tsai)。”(台灣話熟語)

例句1的意思是:什麼時候會發生什麼事情沒人知道,到時候再說吧。沒有米就煮甘薯湯來吃,照樣可以過日子。所含的哲理是不要為還沒有發生的事情而煩惱,隨遇而安吧。

例句2的意思是“到現在你才知道!”,別人早就知道了。譏諷人後知後覺。

例句1和2的台語“kauʟ”一般都用“到”字書寫,這個“到”是台語 kauʟ 的同義字,不是本字,因為“到”在台語讀 toʟ、tauʟ(在“到底”一詞讀 tauʟ-te`),韻母及聲調雖然相合,但聲母不合。

《台閩》說“到”字文讀音 toʟ,白讀音 kauʟ、tauʟ,並不正確 。應該說“到”讀 kauʟ 是訓讀音。

《普閩》說“到”字文讀音 toʟ,白讀音 tauʟ,俗讀音 kauʟ,也應該說 kauʟ 是訓讀音。

《綜台基》說台語來到義 kauʟ 是“音字脫節”了。

《閩方大》在“到(kauʟ)”下說:“‘到’,訓讀字。有人認為本字為‘遘’。《集韻•候韻》居候切:‘遘,《說文》:遇也。’也有人認為本字為‘告’。《禮記•曲禮下》:‘告喪曰天王登假。’鄭玄注:‘告,赴也。’《爾雅•釋詁》:‘赴,至也。’晉•呂忱《字林》:‘至,到也。’”就是說,“告=赴=至=到”,故“告=到”,所以“告”是閩南語到義
kauʟ 的本字。是否如此,容後討論。

作者見解

作者認為台語到義 kauʟ 的本字是“各”,且從甲骨文說起。

甲骨文的“各”有很多種字形,其中主要有下面三種字形:(1)(2)(3)(從彳)。

徐中舒《甲骨文字典》說:“從(楷書夂),或作,並象古之居穴,以足向居穴,會‘來格’之意。”並且說“各”在卜辭裡有四個意義:(1)來也,降也;用如典籍之“格”。(2)捕獲之意。(3)落也。(4)人名。

中國大概從一萬年前進入新石器時代。在新石器時代的中期(大約距今7500年至5000年左右),中國北方人們居住的房屋是“半地穴式房屋”。甲骨文(各)的就是半地穴式房屋的門口的形狀,而是腳掌,腳趾向房屋,表示人行走來到半地穴式房屋的門口,所以(各)的本義是“來到”、“到”、“來”。

《殷墟甲骨文引論》說:“(各),從止,從,或從彳[前述‘各’之甲骨文(3)],象意字,字象腳行向穴內,與‘出’相對。本義是來。”

金文的“各”跟甲骨文“各”的字形大致相同,《金文常用字典》說:“甲骨文‘各’字已有从彳者,金文‘各’字除从彳者外,尚有从辵或走者,辵、走與彳同意。為足,為居所之象(上古穴居),‘各’即象足向居所走來,故有‘來到’之意。”如厚趠方鼎:“隹(惟)王來各於成周年。”“來各”就是“來到”。又如無叀鼎:“王各於周廟。”“各”是到。

從上面對“各”字甲骨文及金文的分析及說解可知,“各”的本義是“到”、“來到”。金文直接用“各”字,但後來的典籍該用“各”字的地方都用“格”字,因為“各”字已經被借去當做“各別”的“各”使用(《說文》:“各,異辭。”),該用“各”(本義“到”)時就借用“格”字書寫。“格”字的本義是《說文•木部》:“格,木長皃。”即樹木枝條長的樣子。所以,“格”是“各”的假借字。

“格”是“各”(本義“到”)的假借字,因此“格”有到或至、來的意義。《爾雅•釋詁》:“格,至也。”又《釋言》:“格,來也。”書證有:《書•舜典》:“’光被四表,格于上下。”《逸周書•成開》:“思若不及,禍格無日。”《禮儀•士冠禮》:“孝友時格,永乃保之。”鄭玄注:“格,至也。”“格”就是“到”,就是台語的 kauʟ

前舉《甲骨文字典》說:“以足向居所,會來格之意。”“來格”是古漢語,來到、降臨的意思。如《書•益稷》:“戛擊鳴球,搏捬琴瑟以詠,祖考來格。”《禮•月令》:“(孟夏之月)行春令,則蝗蟲為災,暴風來格,秀草不實。”“來格”就是“來到”的意思,就是台語的“lai´-kauʟ”。“來格”金文寫作“來各”,可見“格”是“各”的假借字。

“各”的造字本意是到、來到,“各”在台語有沒有
kauʟ 的音?如果有的話,“各”字就是台語到義 kauʟ 的本字了。

“各”字,《廣韻》古落切(入聲、鐸韻),宕攝、一等、開口、見母,台語文讀音 kɔk。而台語文讀音
-ɔk、-iɔk 韻的字在台語白讀時有讀做 -au、-iau 的現象,如:哭,k‘ɔk/k‘auʟ;毒,tɔk
t‘au(動詞);k‘iɔk/k‘iau;曲,k‘iɔk/k‘iau;落,lɔk/lauʟ(落屎[lauʟ-sai`],瀉痢)等,依此類推,“各”在台語白讀時應該可讀 kauʟ

把哭、毒等幾個字整理如下表(中古音依董同龢擬測)。

台語

反切

攝 等 呼

中古擬音

文讀

白讀

說明

空谷切

通 一 合

k‘ukɔ

k‘ɔk

k‘auʟ

徒沃切

通 一 合

d‘uokɔ

tɔk

t‘au

t‘au,動詞,下毒。

驅匊切

通 三 合

k‘jukɔ

k‘iɔk

k‘iau

k‘iau-ku,駝背。

丘玉切

通 三 合

k‘juokɔ

k‘iɔk

k‘iau

uan-k‘iau,彎曲。

盧各切

宕 一 開

lɑkɔ

lɔk

lauʟ

lauʟ-sai`(屎),瀉痢。

古落切

宕 一 開

kɑkɔ

kɔk

kauʟ

kauʟ,來到

從上表可以得到幾點認識:

(1)比較台語文讀音與白讀音可知:主要元音由 ɔ 變為 a(低化),韻尾 -k 變為 -u。韻尾的音變可能是因為 -k 為不除阻之舌根清塞音,-u 是高後元音,在發 -u 的元音時舌面隆起的最高點(舌位)和舌根塞音
-k 的舌根位置靠近所致。

(2)比較中古音、台語文讀音、白讀音可知:在通攝,主要元音從 u 降為 ɔ,再降為 a(嚴格說是 ɑ,下同);在宕攝則白讀音的主要元音 a(ɑ)是中古音的遺留。

(3)“各”字在台語讀 kauʟ 是符合音變規律的。

另外,再從“燠”、“皃”、“弔”三個字的反切來看,這三個字都有 -k 韻尾的入聲韻及 -u 韻尾的陰聲韻兩個音,如下表:

反切

攝 等 呼

中古擬音

台語音讀

“燠”:

(1)於六切

通 三 合

jukɔ

iɔk

(2)烏到切

效 一 開

ɑuɔ

oʟ/auʟ

“皃”:

(1)莫角切

江 二 開

mɔkɔ

bak

(2)莫教切

效 二 開

mauɔ

mau

“弔”:

(1)都歷切

梗 四 開

tiekɔ

tiek

(2)多嘯切

效 四 開

tiɛuɔ

tiauʟ

從這個表可知韻尾 -k 與 -u 有音轉關係,可以佐證“各”字在台語可讀 kɔk 及 kauʟ

綜上所述,“各”字有“到”的意義,在台語又可讀 kauʟ,“各”字是台語到義 kauʟ 的本字。

與“各”(本義到)相關的字

《廣韻•入聲•陌韻》:“,至也。亦作假,古伯切。”《集韻•入聲•陌韻》:“,至也。或作佫、徦、假、臵。通作格。各頟切。”可見“”的意義是到,異體字有“佫”、“徦”、“假”、“臵”,並與“格”通用。另外,《閩方大》說,有人以為“遘”、“告”是到(kauʟ)的本字。下面對於這些字進行討論。

(一)格

甲骨文的卜辭及金文的銘文都把“各”字當作本義“到”使用,但後世的典籍大多使用“格”字。《說文•口部》:“各,異辭也。”“各”是各自的意思。《說文》解釋的不是“各”的本義。《說文•木部》:“格,木長皃。”《爾雅•釋詁》:“格,至也。”又《釋言》:“格,來也。”但“格”的本義是《說文•木部》:“格,木長皃。”可見“格”的至(到)、來的意義是把“格”做為“各”的假借字的意義。“格”又與“來”組成“來格”。“格”及“來格”的書證請參閱前述。

《廣韻》對於“格”字記錄兩個音:(1)古落切(入聲、鐸韻),“格,樹枝。”(2)古伯切(入聲、陌韻),“格,式也,度也,量也。書傳云,來也。爾雅云,至也。……”

“各”的音是“古落切”,既然“格”是“各”的假借字,“格”應該和“各”同音才對,應該讀做“古落切”,但《廣韻》卻把“格”讀做“古伯切”,也許是語音轉變了。

“格”讀“古落切”時,和“各”同音,此時“格”的台語文讀音是 kɔk,白讀音應該可讀 kauʟ

“格”讀“古伯切”時,台語文讀音應該讀 kek,一般把 -ek 與 -iek 合流,讀做 kiek;白讀音是 keʔ,如人格(dzin´-keʔ)。

(二)(ㄍㄜˊ)

”是“各”加了表示行路意義的“彳”,以加強“各(到、來)”的行路的意涵。“”字在甲骨文已出現,金文也有這個字。

《方言》卷一:“徦、,至也。邠、唐、冀、兗之間曰徦,或曰。”《方言》是記錄各地不同方音的書,因此“徦”和“”應該不同音,從這兩個字的聲符也知道“徦”是陰聲,“”是入聲,《集韻》把“徦”、“”列為同音,恐怕有問題。

又,《方言》卷二:“,來也。周、鄭之郊,齊、魯之間或謂曰懷。”(引自《康熙字典》)。“到”和“來”的意思差不多,故“”有至及來的意義。

”字在典籍上沒有使用的例,都是假借“格”為“”。如《詩•大雅•抑》:“神之格思,不可度思,矧可謝恩。”清•陳奐傳疏:“格即之假借字。”(思:語助詞。格:至。度:ㄉㄨㄛˊ,推測,估計。矧:ㄕㄣˇ,況且。射:ㄧˋ,通“斁”,厭。)

”字的音,《廣韻》古伯切(入聲、陌韻),和“格”字同音,國音ㄍㄜˊ,台語文讀音 kiek。

(三)佫(ㄍㄜˊ)

“佫”是“”的異體字,没有書證。《集韻•陌韻》:“,至也。或作佫。”

“佫”既然是“”的異體,“佫”字的音和“”相同。《集韻》各頟切(入聲、陌韻),國音ㄍㄜˊ,台語讀 kiek。

(四)徦(ㄐㄧㄚˇ)

《說文•彳部》:“徦,至也。”段玉裁注:“《方言》曰:‘徦、,至也。邠、唐、冀、兗之間曰徦,或曰。’按,‘’古‘格’字。‘徦’今本《方言》作‘假’,非也。……‘假’字或訓大也,或訓至也,訓‘至’則為‘徦’之假借。《尚書》古文作‘格’,今文作‘假’,如‘假于上下’是也。亦‘徦’之假借。”“徦”是至、到的意思,典籍上的“假”字,如果是“至”的意義,都是“徦”的假借字。

《廣韻》没有收錄“徦”字,但在“假”字下說:“……《說文》又作‘徦’,至也。”

作者認為“徦”的本字是“(各)”,“徦”是因為方言語音不同而產生的字,也許是《方言》作者揚雄所創製的字。

“徦”字的音,依《廣韻》所說應該和“假”字同音,古疋切(上聲、馬韻),國音ㄐㄧㄚˇ,台語讀 ka`。

(五)假

如前述“徦”字下所說,“假”是“徦”的假借字。今本《方言》:“假、,至也。”《廣雅•釋詁》:“假,至也。”“至”就是到,台語 kauʟ。《詩•商頌•玄鳥》:“四海來假,來假祈祈。”《漢大字》說這個“假”通“格”,把“假”字讀做ㄍㄜˊ。“來假”就是“來格”,來到的意思。(四海:指九夷、八狄、七戎、六蠻。祈祈:紛雜眾多的樣子。)。

“假”既然是“徦”的假借字,應該和“徦”同音,讀做ㄐㄧㄚˇ,《漢大字》說“假”通“格”,把“假”字讀做ㄍㄜˊ,似有矛盾之處。

(六)臵(ㄍㄜˊ)

“臵”字只見於《集韻》,是“”的異體字。《康熙字典》引《六書原》說:“徦,俗作臵。”

“臵”應該是從“各”孳乳的字。“各”的造字本意是至,“各”加形符“至”成“臵”,以區別於各自的“各”。

“臵”字和“”同音,國音ㄍㄜˊ,台語讀 kiek,白讀或許可讀 kauʟ(從“各”得音)。

(七)遘

《閩方大》說有人認為“到(kauʟ)”的本字是“遘”。

“遘”字的音,《廣韻》古候切(去聲、候韻),國語讀ㄍㄡˋ,台語文讀音漳腔讀 kɔʟ,泉腔讀 kioʟ。候韻的字,在白讀時有很多讀
-au 韻的例,如:候,hau;後,au;豆,tau;透,t‘auʟ 等等,故“遘”字的台語白讀音是 kauʟ,和到義 kauʟ 的語音相符。

“遘”字的意義,《說文•辵部》:“遘,遇也。”“遇”就是相逢、遭遇的意思,如:相遇;遇雨;遇難;不期而遇等。“遇”的意義與台語“來到”的“到(kauʟ)”的意義不同。“遘”雖然台語可讀 kauʟ,但因為“遘”没有來到的到的意義,“遘”不是台語到義 kauʟ 的本字。

(八)告

《閩方大》說:“‘到(kauʟ)’,訓讀字。……也有人認為本字為‘告’。《禮記•曲禮下》:‘告喪曰天王登假。’鄭玄注:‘告,赴也。’《爾雅•釋詁》:‘赴、至也。’晉•呂忱《字林》:‘至,到也。’”因為“告=赴=至=到”,所以“告=到”。

“赴”的本義是“急速奔向凶險之處或(奔告)緊急之事”,“特指急走報喪,此義後另作‘訃’。”(《漢字源流》781頁)。《漢大詞》說:“春秋時各國以崩薨及禍福之事相告。前者稱‘赴’,後者稱‘告’,[合稱‘赴告’]。[赴告]亦專指報喪。”可見“赴”跟“告”有時不是分得很清楚,所以鄭玄說:“告,赴也。”這個“赴”是奔告喪事的意思,就是後來的“訃”,而《禮記》所說的“告喪”也就是奔告喪事,即報喪的意思(如《左傳•文公十四年》:“九月[穆伯]卒,告喪,請葬,弗許。”)。《爾雅》雖然說“赴,至也。”,但是鄭玄說的“告,赴也。”的“赴”,並不是“至”的意義,是報喪的意思,因此,“告=到”的說法不能成立。“告”不是閩南語到義
kauʟ 的本字。

另外,《爾雅》所說“赴,至也。”的“至”是“去到的到”,跟“各”的“來到的到”不同。

“告”字的音,《廣韻》古到切(去聲、号韻)及古沃切(入聲、沃韻),前者效攝、一等、開口、見母,閩南語讀
koʟ。同韻母的字白讀時有讀 -au 韻的例,如:掃,sauʟ;懊,auʟ;草,ts‘au` 等,故“告”字在閩南語白讀時可讀 kauʟ

結論

(1)甲骨文時代就有“各”字。甲骨文“各”的造字本意是來到的“到”,而“各”字在台語可讀 kauʟ,故“各”是台語到義 kauʟ 的本字。

(2)“”也是甲骨文時代就有的字。“”是“各”的異體字,是“各”加意符“彳”而成的字。加“彳”是強調“各”字的行路的意涵。

(3)因為“各”被拿去當做各自的各使用,典籍上就假借“格”字書寫至、到意義的“各”。

(4)“徦”是因“”的不同方音而產生的字,但典籍上大多假借“假”字書寫“徦”。

(5)台語到義的 kauʟ,可用“”字書寫。

本篇發表於 k 並標籤為 , , , , , , , , , , , 。將永久鏈結加入書籤。

13 Responses to 到˙各(kauʟ)──到、來到

  1. myway 說道:

    缺點是電腦拍勿(會)出來!

  2. 王先生 說道:

    缺點不是打不出,我的看法是劉老說過“解”字臺灣人很難想象有“會”的意思,“各”還不是讓全臺灣國的人難以理解。
    不過“遘"在 ” kinn kau bin=遇見、碰見”應該是本字。

  3. 說道:

    哭、落的白讀音不太可靠,尚有爭議
    遘應該是本字,為什麼說遇到,因為不遇不到
    個人以為考本字也應符合奧卡姆剃刀原則
    儘量以能簡單解釋為優先

  4. 烏下先生 說道:

    《方言》:“『彳各』,来也。" 應該就是此字。

  5. 烏下先生 說道:

    《方言》:“『彳各』,至也。" 還有這樣解法。

  6. hkguu 說道:

    何不考慮"屆" ?

  7. 洪振忠 說道:

    依諧音理論 到(to3)以刀為聲符 刀合灱(hau1)相諧 h — k 又有對應關係
    所以到 有(kau3)聲

    • 劉建仁 說道:

      《說文》沒有 “灱" 字,可見 “灱" 字不是諧聲時代造的字,先秦文獻也沒有用例。用後起字 “灱"(曉母字)的字音來說明先秦就有的 “到"(端母字)有 k- 的音,恐怕不妥適。何況以 “刀" 為聲符的形聲字裡面,聲母讀 x-(h-)的只有 “灱" 一個字。

  8. 引用通告: 台語的詞素與詞素異體 | taiwanlanguageblog

  9. ken 說道:

    也有可能是「造」,「造」有至義,從告可讀kau。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