凍蒜(tɔŋʟ-suanˋ)──當選(ㄉㄤ ㄒㄩㄢˇ)

凍蒜(ŋʟ-suan`)──當選(ㄉㄤ ㄒㄩㄢˇ)

  例句1:“台中市一名四十七歲男子……半夜突然在睡夢中大喊:「凍蒜!凍蒜!」,喊完後還下床游走。”(2004.3.6.自由時報17頁)

例句2:“不少身心障礙者看到蘇貞昌,還豎起大拇指高喊「凍蒜」。”(2003.12.15.自由時報12頁)

例句3:“陳總統準備致詞時,突然有名與會者高喊「阿扁,凍蒜。」”(2004.3.11.自由時報4頁)

例句4:“曹長青一再強調,大陸學者都很嚮往台灣的民主制度,喜歡台灣的「凍蒜」文化。”(2003.11.7.自由時報10頁)

例句裡的“凍蒜”是台灣話,讀做 tɔŋʟ-suan`,是“當選”的意思。“當選”國語讀做ㄉㄤ ㄒㄩㄢˇ,它的定義是“[動詞]選舉時被選上。”(《現漢》五版,272頁),或“選舉時,合於法定的多數票而被選上。”(《國語活用》1229頁)。

“當選”的“當”,國語讀陰平聲的ㄉㄤ,相對應的台語應該是陰平聲的 tɔŋ,但實際上台語卻把“當”字讀陰去聲的 tɔŋʟ。為什麼這樣?恐怕是積非成是,已經約定俗成,無法改變了(《台日大》“當選”讀 tɔŋ-suan`。見下冊483頁)。

“當”字,《廣韻》記錄兩個音:(1)都郎切(平聲、唐韻),字義是“當,敵也,直也,主也,值也。……”(2)丁浪切(去聲、宕韻),字義是“當,主當。又底也。”第一個“都郎切”,國音ㄉㄤ,台語文讀音tɔŋ,白讀音 tŋ。第二個“丁浪切”,國音ㄉㄤˋ,台語文讀音 tɔŋʟ,白讀音 tŋʟ

“凍”字,《廣韻》也記錄兩個音:(1)德紅切(平聲、東韻),字義是“凍,凍凌。”(2)多貢切(去聲、送韻),字義是“凍,冰凍。”前者“德紅切”,國音ㄉㄨㄥ,台語文讀音tɔŋ;後者“多貢切”,國音ㄉㄨㄥˋ,台語文讀音 tɔŋʟ,白讀音 taŋʟ

丁浪切的“當”,台語讀 tɔŋʟ,本調是陰去聲,連讀變調則讀陰上聲的 tɔŋ`。而多貢切的“凍”的國音是ㄉㄨㄥˋ,和“當(丁浪切)”的連讀變調台音 tɔŋ` 幾乎同音,於是台語“當選(tɔŋʟ-suan`=tɔŋ` suan`)”的“當(變調 tɔŋ`)”就用“凍(ㄉㄨㄥˋ)”字替代。

“選”字,《廣韻》記錄兩個音:(1)思兗切(上聲、獮韻),字義是“選,擇也。”(2)息絹切(去聲、線韻),沒有說明字義。前者“思兗切”,國音ㄒㄩㄢˇ,台音 suan`;後者“息絹切”,國音ㄒㄩㄢˋ,台音 suanʟ

“蒜”字,《廣韻》蘇貫切(去聲、換韻),國音ㄙㄨㄢˋ,台語讀 suanʟ。“蒜”字的國音ㄙㄨㄢˋ和“選”字的台音 suan` 同音,於是用“蒜”字替代“選”字。

“凍蒜”的國語音讀“ㄉㄨㄥˋ ㄙㄨㄢˋ”跟“當選”的台語音讀“tɔŋʟ-suan`”(=tɔŋ` suan`)可以說是同音,於是報刊就用“凍蒜”兩個字書寫台語“當選”(tɔŋʟ-suan`),有戲謔意味。

報刊上的“凍蒜”要用國語讀,才能顯示出台語“當選”(tɔŋʟ-suan`)的味道。

“當選”的理據

選舉時被選上叫“當選”,是動詞。“選”是選擇、挑選,本質是動詞,也可以當名詞使用。而“當”字在“當選”一詞裡扮演什麼樣的角色呢?“當選”是一個複合式合成詞,它的構成方式是什麼?是聯合式(如道路)?動賓式(如司機、造謠)?偏正式(如黑板)?主謂式(如地震)?作者認為最有可能的是動賓式,但是從“當”字的本義及引伸義來看,卻很難解釋“當選”是一個動賓式的合成詞。

《說文•田部》:“當,田相值也。”本義是田與田相對等(此時“當”讀ㄉㄤ),引伸泛指兩兩相等、對等、相稱,以及面對著、擔任、承擔、主持、抵擋等等多項意義。另外,“當”又從兩兩相當引伸為動詞(此時“當”讀ㄉㄤˋ),指抵得上、作為、以為、典當等等多項意義(詳見《漢字源流》258頁)。這些義項用來解釋合成詞“當選”的構成方式,都沒有辦法說得通。

作者認為現代漢語“當選”一詞是“來自日語的原語漢字借詞”。

日本的西化比中國早。日本從1868年開始進入明治維新,政府帶頭積極學習西方,引進吸收西方的文化、科學及民主制度,開始有國會及議員的選舉。而中華民國則建立於1911年,遲於日本明治維新約半世紀,現代漢語有關政治及科學的很多語詞是“來自日語的原語漢字借詞或回歸漢字借詞”。例如:幹事、共和、工業、公園、觀念、化妝、交通、經濟、科學、哲學等等都是(見馬西尼《現代漢語詞匯的形成》,漢語大詞典出版社,1997年)。而選舉、當選、議員、議會等跟民主制度有關的語詞也都是來自日語的原語漢字借詞或回歸漢字借詞。

日語的“當選”讀做 tō-sen,意義是“選びにあたること”(erabi ni ataru koto)(《廣辭苑》)。日語“選び(erabi)”是名詞,選擇的意思。“あたる(ataru)”是動詞,寫做“當る”或“中る”,相當於國語的“中(ㄓㄨㄥˋ)”。因此日語“當選”是一個動賓式合成詞,約略等於國語的“中選(ㄓㄨㄥˋ ㄒㄩㄢˇ)”。“中選(ㄓㄨㄥˋ ㄒㄩㄢˇ)”的定義是“[動詞]選舉或選擇時被選上。”(《現漢》),和“當選”的定義差不多。可見日語的“當”相當於國語的“中(ㄓㄨㄥˋ)”,但“當”的意義没有辦法用漢語解釋,故現代漢語的“當選”是來自日語的原語漢字借詞。

參考:

“來自日語的詞形借詞(漢字借詞)可分成原語借詞(original loan)和回歸借詞(return loan)兩種。‘原語借詞’是日語本族詞,或者是那些雖然見於早期的漢語書籍,但後來在日本詞義發生了變化的詞。原語借詞也可以指日本人根據西方語言創造的那些詞。‘回歸借詞’是見於早期漢語著作,意義仍然相同的那些詞,它們經日語使用,後又回到中國,並在漢語中使用。”(《現代漢語詞匯的形成》154頁)。

例如:幹事、工業、公園、科學、哲學等是來自日語的原語漢字借詞;選舉、大學、世界、文明、解剖、會計等是來自日語的回歸漢字借詞。

附記

(1)“選舉”一詞也是來自日語的借詞。“選舉”是中國本來就有的古漢語語詞,詞義是選拔舉用賢能(《漢大詞》)或擇善而推舉之(《中文大辭典》)。1838年 Elijah Coleman Bridgman 在《美理哥國志略》一書裡第一次使用“選舉”這個詞來表示“to elect 美國眾議員”的“to elect”。後來日本人也用“選舉”表示 to elect 的概念並且廣泛傳播。“選舉”在現代漢語中得以傳播,日語可能起了很大的作用。對於“to elect”,中國人本來使用過“公舉”一詞,但在日語的影響下,後來“公舉”完全被“選舉”所取代。根據《五四以來漢語書面語言的變遷和發展》(商務印書館,北京,1959年),“選舉”是一個來自日語的回歸借詞。因為“選舉”本來是中國人的古漢語語詞,被日本拿去用以表示“to elect”的概念後,中國人又拿回來使用,而“to elect”與“選拔舉用賢能”的意義差不多,所以叫做“來自日語的回歸借詞”。(請參閱《現代漢語詞匯的形成》256-257頁)。

(2)“凍蒜”一詞已被《全球華語新詞語詞典》(商務印書館,2010年)收錄,並說香港也在使用。

凍蒜2

本篇發表於 t 並標籤為 , , , , , , , , , 。將永久鏈結加入書籤。

1 Responses to 凍蒜(tɔŋʟ-suanˋ)──當選(ㄉㄤ ㄒㄩㄢˇ)

  1. myway 說道:

    不管“當選”一詞是毋是來自日語的借詞。不可否認,已是台灣社會的"熟語",加上台灣有70%的閩南人,閣按爾講都毋需要用著"凍蒜"一詞。"凍蒜"顯示華語人的高傲,媒體動輒"凍蒜",除了"戲謔"之外,更有為虎作倀之嫌;其實,報刊大可以"當選(台語)"來表示,毋需要為著服務華語人,閣再創作"凍蒜"方便亻因的發音。

    簡單一句話,"來學台語就好啊",看著"當選"二字,自然就會曉唸出tɔŋʟ-suan`,敢著一定愛看著"凍蒜"才會曉唸tɔŋʟ-suan`?

    漢字的"假借"誠普遍,但是親像這款已經有"本字",而且字義字音攏誠容易的"熟語",華語人欲按爾烏白創,媒體應該毋通予亻因牽咧行!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