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五隔開•初五假開(ts‘e-ɡɔ⊦ keʟ-k‘ui)──初五假期結束

初五隔開初五假開(ts‘e-ɡɔ keʟ-k‘ui)──初五假期結束

  例句:“初五隔開,六球團集訓開工。”(1994.2.15.自立早報15頁)

例句裡的“初五隔開”是一句台灣話慣用語,照字面唸的語音是 ts‘e-ɡɔ keʔ-k‘ui,“初五”指正月初五,意思是說,到了初五新年假期結束了,從初五開始要工作了。這個慣用語《台日大》使用“初五隔開”四個字書寫,《台話大》沿用它,並說明:“「初五隔開」謂初五日為界,前為新年,後為常日,一切恢復正常。”其實“隔開”是“假開”之誤。“隔”字的台語白讀音是 keʔ(文讀音 kiek),本調是陰入聲,連讀時的變調為上聲 ke`;休假意義的“假”字的漳腔文讀音及厦腔白讀音是keʟ,本調是陰去聲,連讀變調為上聲 ke`;因此,“隔開(keʔ-k‘ui)”和“假開(keʟ-k‘ui)”的連讀語音就變成相同,於是把“假開”錯誤地認為是“隔開”了。圖示如下:

台灣有一句俗語說“初一早,初二早,初三睏𢓜飽(ts‘e-it tsa`,ts‘e-dzi tsa`,ts‘e-sã k‘unʟ-kaʟ-pa`)”。正月初一,因為要向家裡供奉的神、佛及祖先牌位“賀正(ho-tsiã)”,還要到寺廟裡燒香,所以一大早就得起來。初二循例要拜土地公,也是嫁出去的女兒回娘家的日子,所以也要早早就起來準備牲禮及菜肴。初三没有事,可以睡到自然醒,睡得飽飽的。

初三之後,新年假期進入尾聲。初四是倒垃圾的日子。除夕的夜晚起一直到初三不倒垃圾,產生的垃圾放在家裡,到了初四才清除。初五叫“初五假開(ts‘e-ɡɔ keʟ-k‘ui)”,年假結束了,要開始工作了。這一天早上家庭主婦就會把供在神桌上的供品,如年飯、年柑、龍眼乾、紅棗、裹糖花生(sieŋ-dzin´)、冬瓜糖、糕仔等收拾起來,恢復平常的樣子。事實上,初九還要“拜天公”,十五是上元節,在凌晨“拜三界公(sam-kaiʟ-kɔŋ)”,晚上有提燈、燈猜等活動,過了十五才算是過完年。

“假”字的音義

《廣韻》對“假”字記錄兩個音:(1)古疋切(上聲、馬韻):“假,且也,借也,非真也。……。”(2)古訝切(去聲、禡韻):“假,借也,至也,易也,休假也。”

現代漢語也把“假”字讀做ㄐㄧㄚˇ及ㄐㄧㄚˋ兩個音,分別對應於《廣韻》的古疋切及古訝切,而讀做上聲ㄐㄧㄚˇ時,“假”字的意義是不真實的、假定、假如、借用等,讀做去聲ㄐㄧㄚˋ時“假”字的意義是休息日,指暫時停止工作或停止學習的時間,也叫假期,如寒假、暑假、病假、事假、婚假、產假、年假等等。

“假”字的休假、假期意義有書證。《三國志•魏•梁習傳》引《魏略》:“時有吏父病篤,近在外舍,自白求假。”又《世說新語•政事》:“陳仲弓為太丘長,時吏有詐稱母病求假。”

“假”字作假期意義時讀做古訝切(《廣韻》去聲、禡韻),依反切漳腔台語讀做 keʟ(陰去聲),厦腔文讀音 kaʟ,白讀音 keʟ(《厦音典》)。但《雅俗通》、《彙音寶鑑》等漳州音系韻書,只收上聲的“假[ke`]”,没有收陰去聲的“假[keʟ]”。

《國台》把放假、請假的“假”讀做 ka`,這是錯的,但很多人這麼讀,這麼說,快要變成“公錯”了。“放假”,《厦音典》及《台日大》記錄的是 paŋʟ-keʟ,但是現在很多人說 hɔŋʟ-ka`(上聲),也把“休假”讀做 hiu-ka`,在國語推行成功的背後是造成方言母語的殘缺。

總之,休假、假期的“假”,台灣話讀做陰去聲的 keʟ

“開”字的音義

“開”字,《廣韻》苦哀切(平聲、咍韻),台語文讀音 k‘ai,白讀音 k‘ui。“開”的本義是開門,詞義擴大之後泛指打開,並引伸出開放、開闢、拓展、啓發等等多種義項,其中有一項是:解除、消除。如:唐•杜甫《贈太子太師汝陽郡王璡》:“何以開我悲?泛舟俱遠津。”又《春日戲題惱郝使君兄》:“通泉百里近梓州,請公一來開我愁。”開我悲及開我愁的“開”都是解除、消除的意思。

現代漢語的“開戒”是解除戒律;“開禁”是解除禁令;“開素”是解除吃素的戒律。另外,伊斯蘭教徒結束封齋叫“開齋”,“開齋”應該是由解除封齋引伸而成為結束封齋的意義。(封齋:伊斯蘭教規定,成年穆斯林在伊斯蘭教曆每年九月白天不進飲食並禁止房事,稱為封齋。)上面所舉語詞的“開”都是“解除”的意義。

回過頭來看台語的“假開(keʟ-k‘ui)”。“假”是假期(年假),“開”是解除,“假開”就是“假期解除”,也就是“假期結束”的意思。因此,“初五假開(ts‘e-ɡɔ keʟ-k‘ui)”就是“到了初五假期結束了,要開始工作了”的意思,把 keʟ-k‘ui 寫做“隔開”是錯誤的。

台語“假開(keʟ-k‘ui)”的構詞方式

台語“假開(keʟ-k‘ui)”的構詞方式是主謂結構,前一個詞根“假(keʟ)”是陳述和說明的對象,是主語;後一個詞根“開(k‘ui)”是陳述說明前一個詞根“假(keʟ)”(主語)的詞,是謂語。主語由名詞及代詞充當,在“假開”這個例子“假”是名詞。謂語主要由動詞及形容詞充當,在“假開”這個例子“開”是動詞(解除的意思)。

在台語,這類主謂結構的合成詞還可舉例如下:

地動(te taŋ):名詞+動詞(=地震)

頭痛(t‘au´ t‘iãʟ):名詞+動詞(=頭痛)

骹酸(k‘a sŋ):名詞+形容詞(=脚酸)

手軟(ts‘iu` nŋ`):名詞+形容詞

祖傳(tsɔ`-t‘uan´):名詞+動詞

面熟(bin-siek):名詞+形容詞

冬至(taŋ-tsiʟ):名詞+動詞

心適(sim-siek):名詞+形容詞(=好玩、有趣)

在主謂結構的台語合成詞,前一個詞根有時不變調有時變調,如地動、骹酸等的前一個詞根不變調,而面熟、祖傳等的前一個詞根則變調(音標後面加短綫“-”表示該字變調,没有加短綫“-”表示不變調)。台語“假開”口語說 keʟ-k‘ui,屬於前一詞根變調的例。

結論

台語“初五隔開(ts‘e-ɡɔ keʟ-k‘ui)的正確寫法是“初五假開”。

附記

(一)國曆vs.農曆

在1912年中華民國成立以前我國使用的曆法是傳統的夏曆,民國成立後為了與國際接軌引進歐美各國使用的西洋曆法“格雷果里曆”(Gregorian Calendar),把它叫做“國曆”,傳統曆法就被稱做“農曆”,意思是農民使用的日曆,與國曆平行使用。

其實農曆不只是農民使用,凡是婚喪喜慶都要看吉日、吉時舉行,所依據的就是所謂農曆;商人開張以及一般人搬家也要選擇好日子,也都使用到農曆。農曆的使用範圍很廣,不只農民使用,也不僅與農業有關,把傳統的曆法叫做“農曆”實在不確當。

事實上,農民應用傳統日曆時,並不是依據日曆上的月、日,而是依據日曆上所註的“二十四節氣”。二十四節氣是依據太陽在黃道上的位置而設定的,和氣候的關係密切。理論上我國傳統的曆法(現在所謂農曆)不是單純的太陰曆(陰曆),因有考慮到太陽曆(陽曆)的回歸年,三年一閏、十九年七閏,應該叫做太陰太陽曆(陰陽曆)。

國曆一詞固然可解釋為國家規定的曆法,但也有不少“國X”的詞指“國家傳統的”的意思,例如:國學、國畫、國劇、國術、國醫(現稱中醫)等。因此“國曆”會被誤解為國家傳統的曆法,即夏曆、陰陽曆、舊曆。因此,“國曆”一詞也不是很恰當,改稱為“公曆”比較好。

(二)新曆vs.舊曆

台灣在1895年日本治台前使用的日曆是傳統的夏曆(陰陽曆),因為日本在明治維新(1868年)後就施行西洋的格雷果里曆,因此在領台後在台灣也施行格雷果里曆。台灣人就把傳統的夏曆叫做“舊曆(ku-liek)”,把新施行的格雷果里曆叫做“新曆(sin-liek)”,老一輩的台灣人到現在還是這麼說。

本篇發表於 ts‘ 並標籤為 , , , , , , , , , , 。將永久鏈結加入書籤。

4 Responses to 初五隔開•初五假開(ts‘e-ɡɔ⊦ keʟ-k‘ui)──初五假期結束

  1. myway 說道:

    多謝分享,誠有參考價值!

  2. eshow tseng 說道:

    請教劉先生,『三不五時』『撲壟拱』的本字為何?(找不到地方發問,還請見諒)

    • 劉建仁 說道:

      回答 eshow tseng 先生(請見<初五隔開•初五假開>篇回應)
      2012.6.24.劉建仁
        (一)三不五時
        從語音上來看,“三不五時”應該是本字,但它的詞源及理據就費解了。試着解釋如下:
        (1)“三時”指早、午、晚三個時間,“五時”指春、夏、季夏、秋、冬五個時令,泛指一年四季。“不五時”就是不論四季,就是經常了。因此,“三不五時”是“三時而不五時”,指常常、經常。
        (2)“三不時”指經常。《何典》五回:“(牽鑽鬼)三不時在娘面前添枝加葉,裝點他短處。”台語“三不五時”也許是從“三不時”衍生而來。
        (3)“不時”的意義是時時、經常,台語也常用,叫 put-si´。而在漢語成語裡,“三A五B”是常見的形式,如:三番五次、三差五錯、三環五扣、三年五載、三山五岳等。而這些四言成語的基本是番次、差錯、環扣、年載、山岳,經過加工之後成為“三A五B”的形式。同樣道理,“不時”也可以加工成為“三不五時”。這可能就是台語“三不五時”的由來及理據。
        我覺得第三種解釋比較可靠。
        附記:同樣是“三A五B”形式的四言成語,如:“三皇五帝”、“三綱五常”、“三牲五鼎”等則跟上述“三番五次”等不一樣,這些都是實指,例如“三皇五帝”指三個皇(伏羲、燧人、神農)及五個帝(黃帝、顓頊、帝嚳、唐堯、虞舜)。

        (二)撲壟拱
        “撲壟拱”有多種寫法,如“撲龍共”、“普攏拱”、“噗攏共”,它是一個網路新詞,過去的台灣話辭書沒有收錄這個語詞。有人說“噗攏共”是台語“浮浪貢(p‘u´-lɔŋ⊦-kɔŋʟ)”的音譯,也有人說正確寫法是“浮浪狂(p‘u´-lɔŋ⊦-kɔŋ´)”。
        “浮浪”是日語,意義跟國語“流浪”相同。日語“浮浪兒”指離開父母流落街頭的孩兒;“浮浪者”、“浮浪人”指沒有固定住所、沒有職業,到處流浪的人,就是無業遊民、流浪漢。“撲壟拱”是不是源自“浮浪狂(p‘u´-lɔŋ⊦-kɔŋ´)”或“浮浪公(p‘u´-lɔŋ⊦-kɔŋ)”,我不清楚。(“公[kɔŋ]”一般用於男性神明的尊稱,有時用在某種類別的人的稱呼,例如在墓地從是修造墳墓工作的人叫“土公[t‘ɔ`-kɔŋ]”。)

  3. 王先生 說道:

    不知道漳州的 隔光kuinn 鼻化韻是否后來加上的
    http://tianqi.cncn.com/zhangzhou/news-107737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