勾勾纏(ko-ko-tĩˊ)──糾纏不休

勾勾纏(ko-ko-tĩ´)──糾纏不休

  例句:“男子白某的新女友劉某不滿白的莊姓前女友對白「勾勾纏」,竟和白某連手在大白天公然押走莊女。”(2011.12.22.自由時報B1頁)

例句裡的“勾勾纏”是一個台灣話語詞,讀做 ko-ko-tĩ´,糾纏不休的意思。台語 ko-ko-tĩ´ 閩南語及台語韻書大多寫做“膏膏纏”,而報紙寫的“勾勾”,國語讀ㄍㄡ ㄍㄡ[kou kou],台語讀 kɔ-kɔ,只是 ko-ko 的近音字。

“纏”,《廣韻》直連切(平聲、仙韻)及持碾切(去聲、線韻),國語及台語都讀平聲的“直連切”,國語讀ㄔㄢˊ,台語文讀音 tien´,白讀音 tĩ´。

《廣韻》直連切屬山攝、三等、開口呼。山攝、三等、開口呼陽聲的字,除莊組(照二組)外,在台語的讀音是文讀音 -ien 韻,白讀音有 -ĩ、-uã、-iã、-in、-un 韻等。讀 -ien/-ĩ 韻的有:鞭,pien/pĩ;箭,tsienʟtsĩʟ;扇,sienʟʟ;連,lien´/nĩ´(黃連,ŋ´-nĩ´)等等。“纏”字也是 tien´/tĩ´。

“纏”的意義是“繞”,如纏線、纏綳帶。這個意義台語說“纏(tĩ´)”,如:纏電線(tĩ´-tien-suãʟ)、纏索仔(tĩ´-soʔ-a`)、纏肨紗(tĩ´-p‘ɔŋʟ-se)=把毛線纏繞成球狀等。

“纏”由繞、纏繞意義引伸為“攪擾不止”,如“死纏着不放”(《現漢規範》)。這個意義台語說“纏(tĩ´)”,如“伊足纏人(i tsiɔk-ɡau´-tĩ´ ・laŋ´)”=他很會纏人(《台閩》)。

攪擾意義的纏,程度較深的國語叫“糾纏”或“糾纏不休”,台語叫“膏膏纏(ko-ko-tĩ´)”。

《說文•肉部》:“膏,肥也。”“膏”的本義是肥肉,也指呈流質狀或液態的油脂。因流質狀的油脂是濃稠、黏稠的,“膏”引伸指濃稠、黏稠的糊狀物或流質物。如牙膏、藥膏、軟膏等是濃稠的糊狀物,但不具黏性;而膏藥、枇杷膏(中藥)、麥芽糖(台語叫“麥芽膏”) 等則是黏稠,具有黏性。

“膏”的意義,如上述在國語只用做名詞,但在台語則除用做名詞外,也用做形容詞。“膏”用做名詞的例詞有:麥芽膏(beʔ-ɡe´-ko)=麥芽糖;目屎膏(bak-sai`-ko)=眼眵;雞膏(ke-ko)=液態的雞屎;蟳膏(tsim´-ko)=蟹黃,即螃蟹體內成泥狀的卵巢和消化腺;豆油膏(tau-iu´-ko)=濃稠的醬油;齒膏(k‘i`-ko)=牙膏等。

“膏”在台語也用做形容詞,用以形容流質物濃稠、黏稠的樣子,如:“湯傷膏(t‘ŋ siũ-ko)”(《台閩》)=湯汁太濃稠了。這個形容詞“膏”也疊字使用,如:“肉湯膏膏(baʔ-t‘ŋ ko-ko)”=肉湯濃稠或黏稠;“魚翅湯着膏膏才好食(hi´-ts‘iʟ-t‘ŋ tioʔ-ko-ko tsiaʔ-ho`-tsiaʔ)”。由於濃稠或黏稠的流質物往往具有黏性,沾上手不容易處理,於是“膏膏(ko-ko)”就用來做“纏(tĩ´)”的前綴,“膏膏纏(ko-ko-tĩ´)”表示程度比較深的“纏(tĩ´)”,也就相當於國語的“糾纏不休”、“纏着不放”了。

台語“膏膏纏”的構詞方式

台語“膏膏纏”是一個“AAB”式的三音節疊音詞。“B”(纏)是詞根,“AA”(膏膏)是疊音前綴。

AAB式的三音節疊音詞在國語及台灣方言都是常見的語詞,在國語的例有:呱呱叫、哈哈鏡、拉拉隊、溜溜轉、毛毛蟲、泡泡糖、團團轉等等。詞根(B)有的是動詞(如叫、轉),有的是名詞(如鏡、蟲)。

台灣話的“AAB”式的三音節疊音詞可分為兩種類別:一類是前綴AA是有意義的詞,詞根B是動詞。例如:kim-kim-k‘uãʟ(金金看)=眼睜睜地看;bi´-bi´-ts‘ioʟ(微微笑);se-se-liam(□□唸)=嘮嘮叨叨;tiam-tiam-t‘iã(□□聽)=靜靜地聽;liu-liu-k‘iʟ(溜溜去)=一去不回。另一類是前綴AA是擬音或擬態,詞根B是動詞。例如:k‘uʔ-k‘uʔ-sauʟ(□□嗽)、ts‘ap-ts‘ap-tiʔ(□□滴)、siʔ-siʔ-tsunʟ(□□震)、ts‘iaŋ-ts‘iaŋ-kun`(□□滾)、p‘i-p‘i-ts‘uaʔ(□□瘛)等。“膏膏纏(ko-ko-tĩ´)”屬於第一類,因為前綴“膏膏(ko-ko)”可單獨成詞。

附論:“ABB”式的台語三音節疊音詞

  國語和台灣話都有三音節疊音詞,其形式有“AAB”及“ABB”兩種。“AAB”式的如國語的“呱呱叫”、“哈哈鏡”等;台語的 kim-kim-k‘uãʟ(金金看)(=眼睜睜地看)、ko-ko-tĩ´(膏膏纏)(=糾纏不休)等,在正文裡已經討論過,這裡再討論“ABB”式的三音節疊音詞。

在“ABB”式三音節疊音詞裡,“A”是詞根,一般是形容詞,有時是動詞;“BB”是疊音後綴,一般無意義,有時有意義。

國語的ABB式三音節疊音詞的例子有:白花花、赤裸裸、惡狠狠、乾巴巴、孤零零、光禿禿、好端端、紅通通、黃澄澄、火辣辣、假惺惺、嬌滴滴等等。這些疊音詞的詞根A是單音節的性質形容詞,加了疊音後綴後成為狀態形容詞。

又如:喘吁吁、怒衝衝、氣呼呼、笑哈哈、醉醺醺等,它們的詞根A是動詞,但三音節疊音詞本身是狀態形容詞。

台灣話的ABB式三音節疊音詞的例子如下:aŋ´(紅)-kiʟ-kiʟ、ɔ(烏)-maʟ-maʟ、peʔ(白)-suat-suat、ŋ´(黃)-simʟ-simʟ、ts‘ẽ(青)-sun`-sun`、p‘aŋ(芳)-kɔŋʟ-kɔŋʟ、ts‘auʟ(臭)-kia´-kia´、nŋ`(軟)-ko´-ko´、tieŋ(硬)-k‘ɔk-k‘ɔk、lieŋ`(冷)-ki-ki、sio(燒)-t‘ŋʟ-t‘ŋʟ、kim(金)-siʔ-siʔ、kiam´(鹹)-tɔk-tɔk、sui`(媠)-taŋ-taŋ 等等,數量很多。這些疊音詞的詞根A是性質形容詞,整個疊音詞本身是狀態形容詞。

但也有不少ABB式疊音詞的詞根A是動詞,如:ts‘ioʟ(笑)-hai-hai、dzi´/dzu´(茹)-kaʟ-kaʟ、k‘iʟ(氣)-ts‘uaʔ-ts‘uaʔ、ts‘uiʟ(碎)-kɔ´-kɔ´、sioʔ(惜)-mia-mia、tsuiʟ(醉)-baŋ´-baŋ´ 等等。但疊音詞本身是狀態形容詞。

上述這些帶有疊音詞綴(前綴或後綴)的狀態形容詞具有很強的描繪姓,並帶有或褒或貶的感情色彩,是形容詞的生動形式(甘玉龍等《新訂現代漢語語法》50頁)。

本篇發表於 k 並標籤為 , , , , , , , , , 。將永久鏈結加入書籤。

7 Responses to 勾勾纏(ko-ko-tĩˊ)──糾纏不休

  1. 王先生 說道:

    ko5ko5 中國和臺灣詞典都有本調陽平的

  2. 洪振忠 說道:

    勾勾纏就是糾糾纏 這是華語的台音
    膏字似乎不妥

    • 劉建仁 說道:

      回覆洪振忠先生在<勾勾纏(ko-ko-tĩ´)>篇的迴響
      劉建仁2013.1.25.

        據我所知,華語裡有“糾糾”這個疊音詞,但沒有以“糾糾”為前綴的“糾糾纏”這個三音節疊音詞。
        “糾”字的音是《廣韻》居黝切(上聲、黝韻),屬流攝、三等、開口呼、見母,台語讀做 kiu`(陰上聲,文讀,與反切相符),又讀 kiuʟ(陰去聲,白讀,見《甘為霖台語字典》)。屬於流攝、三等、開口的幽、黝、幼韻的字在台語音讀時都讀 -iu 韻,没有讀做 -o 韻的例;尤、有、宥韻的字在台語音讀時文讀音除幫組、莊組外也是讀 -iu 韻,幫組及莊組則有讀 -ɔ 韻的例(如:謀、鄒、搜)。白讀音有讀 -au 韻(九、臭)、-u 韻(邱、牛)、-iau 韻(廖、搜)等等的例,但就是沒有讀做 -o 韻的例。因此,說 ko-ko-tĩ´(纏)就是華語“糾糾纏”的台音,從“糾”字的台語讀音來看,恐怕說不通。

      • chenfra 說道:

        我們先研究「糾」有無可能發音[ko]。「膏」的構成是下形「月」即「肉」形,上音「高」。「糾」字左形「糹」右音「丩」。「糾」的本字是「丩」,糾《說文解字》[居黝切],繩洽也,從糸、丩。字音在其他韻書中,有《正韻》[舉有切],音九;《集韻》[舉夭切],音矯[ㄐㄧㄠˋ],同「叫」。又載「䤛」字同「釚」。查《維基詞典》,列「丩」聲旁有13個漢字,「收」入最常用字到古辟字「嘂」。「糾」音近似「膏」字音的是粵語發音[gau2](近普通話)或是越語[cú](近台語)。綜合古漢語的擬音,「丩」「九」同音,故日語及韓語「糾」「九」同音。我們再來看其他漢語中「九」與「高」的發音關連。

        台語白話音「九」[káu]與華語「高/膏」同音,故「丩/糾/九」均可能發音「高/膏」,又台語[溝/狗/夠」華語拼音[gou]。中國網路線上,《漢典》擬上古漢音「糾」音[k+(m倒置音符)+w],音近[高/膏]。華語「搞」可有「糾」的語意,如「搞不清楚」,又如男人與女人糾纒,說「搞女人」,即台語「搞(kô)查某」(糾仔母),致於「歪膏揤斜」,想是成語「歪閣(可)池差」,「仔母」或是「池差」是慣用詞彙「女子」、「差池」的反置複合詞(倒裝句)。「膏膏」台語是濃稠之意。「纒」的造字,似是厂下墮土的墨線,土木工程的尺度。故[ko-ko-tînn]的合理漢字是「糾糾纒」。

      • chenfra 說道:

        校正:矯[ㄐㄧㄠˇ]。「糾」上古音[kɯw]。

  3. limco 說道:

    糾可讀 ko5嗎?

  4. Andrei Cuax 說道:

    ko-ko-tîñ
    將/nn/如西班牙語用/ñ/可以避免
    如越南語的一個字母有多種的附加符號,
    字體顯得單純也縮短。

    ko-ko-tînn
    典型的台羅或教育部拼法

    ko-ko-tîⁿ
    傳統的白話字poj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