駁坎(poʔ-k‘amʟ)──堤岸、護岸、擋土牆

駁坎(poʔ-k‘amʟ)──堤岸、護岸、擋土牆

例句1:“永和市瓦磘溝護岸工程第二期緊鄰民宅施做「駁坎」,造成民族街與民治街民宅牆壁龜裂,地層下陷。”(2004.7.27.自由時報14頁)

例句2:“國工局……同意儘速處理坍方土石,並興建擋土「駁坎」。”(1997.9.5.自由時報9頁)

例句3:“XXX「駁崁」工程開工日再延十天。”(1993.10.13.自立早報10頁)

例句1及2的“駁坎”是一個台灣話語詞,讀做 poʔ-k‘amʟ,例句3的“駁崁”是 poʔ-k‘amʟ 的另一種寫法。

在台灣話,堤防叫做 poʔ,也叫 poʔ-huã(岸),使用石塊或卵石築造的的堤防叫做 tsioʔ-poʔ(石□);築造堤防叫做 tsoʔ-poʔ(作□)。

在台灣話,山或高地的陡立側面叫做 k‘amʟ,相當於國語的“崖”,如 suã(山)-k‘amʟ(□)=山崖;tsioʔ(石)-k‘amʟ(□)=岩崖;k‘ẽ/k‘ĩ(坑)-k‘amʟ(□)=溪谷的崖岸; k‘amʟ(□)-tieŋ`(頂)=崖上;k‘amʟ(□)-k‘a(骹)或 k‘amʟ(□)-a`(仔)-k‘a(骹)=崖下。

高峻的河岸台語也叫做 k‘amʟ(即國語“涯”),所以,poʔ-k‘amʟ 就是 tsioʔ(石)-poʔ(□)築成的高峻河岸。事實上,tsioʔ(石)-poʔ(□)的目的是防止洪水泛濫,所以 tsioʔ-poʔ 是獨立構造物,高出河床或岸邊土地很多,有堤內堤外兩個側面。而 poʔ-k‘amʟ 則是貼著河岸築造,其頂端與岸邊土地平或稍高一點,目的是保護河岸被激流沖刷、坍毀。所以,poʔ-k‘amʟ 應該說是用石塊或卵石築造的高峻河岸(或叫護岸)。例句1的 poʔ-k‘amʟ 就是這種護岸構造物。

開闢道路時往往劈山而過,所以道路有時兩邊都是山坡,有時一邊是高峻的山崖,另一邊是深不見底的溪谷。道路旁邊的高峻的開挖面台語也叫做 k‘amʟ,為防止開挖面土石的崩落,需要築造擋土牆加以保護,這種擋土牆大多以石塊、卵石或混凝土砌成,也叫 poʔ-k‘amʟ。例句2的 poʔ-k‘amʟ 就是指這一類擋土牆。

在台灣,另外把高地、台地、階地等的陡立側面也叫做 k‘amʟ,方言字“崁”就是表示這種地形。台灣有很多地名是由於“崁(k‘amʟ)”這種地形而命名的。例如:崁頂(k‘amʟ-tieŋ`)(在新北市淡水區)、崁脚(骹)(k‘amʟ-k‘a)(在桃園縣大園鄉)、崁仔脚(骹)(k‘amʟ-ma`-k‘a)(在桃園縣八德鄉)、頂崁(tieŋ`-k‘amʟ)(在南投縣水里鄉)、下崁(e-k‘amʟ)(在桃園縣大溪鄉)、崁仔頂(k‘amʟ-ma`-tieŋ`)(在基隆市)、南崁(lam´-k‘amʟ)(在桃園縣蘆竹鄉)等地名都和台地、階地的地形有關。

前人用字

台灣話 poʔ-k‘amʟ 報紙用“駁坎”及“駁崁”二字書寫。

過去閩南語、台語相關韻書、字書、辭書都沒有收錄poʔ-k‘amʟ 這個詞,也許是失收,也許 poʔ-k‘amʟ 是一個新詞,但如果把 poʔ 及 k‘amʟ 分開來看,則 poʔ 及 k‘amʟ 早就有記錄。

先說堤防意義的台語 poʔ

《彙音妙悟》、《雅俗通》、《增補彙音》、《彙音寶鑑》、《厦音典》、《厦英》、《普閩》、《綜台基》、《台大字》、《國台》、《台閩》、《閩方大》都沒有收錄 poʔ 這個詞。

《日台大》(1907年)用台語“石堡(tsioʔ-poʔ)”來對譯日語的“堤防”。事實上日語“堤防”是從漢語借去的詞,詞義相同。《南齊書•明帝紀》:“揆景肆力,必窮地利,固修堤防,考校殿最。”“堤防”也寫做“隄防”。《禮•月令》:“季春之月,修利隄防,道達溝瀆。”

《台日大》(1931-32年)收錄了“堡(poʔ)”這個台灣話語詞,並解釋說台語“堡(poʔ)”相當於日語的“堤”、“堤防”。並舉出例詞“石堡(tsioʔ-poʔ)”(用石頭砌成的堤防)及“作堡(tsoʔ-poʔ)”(築造堤防)。

《台話大》没有收錄 poʔ,但收錄了複音詞“石埧 tsioʔ-paʟ(p‘oʔ)”,解釋是“防水堤。造水埧→同上。埧(paʟ),壩(paʟ)的簡寫。”這個解釋不正確。“壩”是橫着河川築造的攔水構造物,壩後形成水池或水庫,水庫裡的水可引去灌溉或發電。“堤”是沿着河岸修築的防止洪水泛濫或保護河岸的構築物。“壩”與“堤”不同,《台話大》的解釋不正確。《台日大》有收錄“石壩(tsioʔ-paʟ)”一詞,但指的是河邊滿布石頭的平地。這個“石壩”的“壩”可能與普通話的“壩”和“壩子”有關。《現漢》:“壩:3<方言>沙灘、沙洲。”“壩子:西南地區稱平地或平原。”

從上述可知,台語堤防義 poʔ 的前人用字有“堡”及“駁”。

下面說崖意義的台語 k‘amʟ

《彙音妙悟》三(am)韻、氣母、下平聲:“嵌,嵌岩。”同韻、氣母、下去聲:“磡,石磡。”按:“石磡”就是現在台語的 tsioʔ-k‘amʟ,指岩崖。又“,石崖之下。”石崖之下,台語說 k‘amʟ-k‘a(骹)。

《雅俗通》甘韻、上去聲、去母(k‘amʟ):“墈,險岸。”又“磡,崖下;山岩。”“險岸”就是高峻的岸。

《增補彙音》監韻、上去聲、去母(k‘amʟ):“磡,岩磡。”“岩磡”台語讀 ɡam´-k‘amʟ,就是岩崖。

《彙音寶鑑》甘韻、上去聲、去母(k‘amʟ):“墈,險岸也。”又“磡,崖下;山岩。”又“崁,岩崁。同嵌。”“嵌,鑲嵌也。”

《厦英》有收錄 k‘amʟ 及 suã-k‘amʟ(山□)、tsioʔ-k‘amʟ(石□)等複音詞。k‘amʟ 的意義是 a cliff or precipice(斷崖、峭壁);a change of level, as in terraced fields(如梯田的高度變化的地方)等。suã-k‘amʟ 是陡峭的崖岸;tsioʔ-k‘amʟ 是岩壁。

《日台大》對 k‘amʟ 用“磡”字書寫,《台日大》則用“崁”字。《普閩》也用“崁”字,《綜台基》則列舉坎、崁、嵌、磡、墈、碪六個字。

《台話大》用“崁”字,並說“崁”是“嵌”的俗字。《國台》用“墈”及“崁”。《台大字》把“坎”字讀做 k‘amʟ,認為 k‘amʟ-tieŋ`(頂)的 k‘amʟ 是“坎”字,並認為“崁”同“坎”。又說“”同“磡”;“ 磡”是山岩;“墈”是險岸。

k‘amʟ《台閩》用“崁”字。《閩方大》也用“崁”字,但把“崁”讀做上聲 k‘am`。《閩方大》:“[崁(仔)]<厦>k‘am` a`。土丘。崁頂,土丘上。崁骹,土丘下。”其實,“崁”應該讀陰去聲。

閩南語的連讀變調規則是陰去聲變上聲,上聲變為陰平聲。但本調陰去聲的字(詞)有後綴“仔(a`)”時,則變調成“陰平聲”。例如:“蒜(suanʟ)”的本調是陰去聲,但在“蒜仔(suanʟ-na`)”一詞則“蒜”讀成陰平聲,讀如 suanna`,即 suanʟ-na` → suanna`。其他如:“印仔(inʟ-na`)”、“店仔(tiamʟ-ma`)”、“炮仔(p‘auʟ-a`)”等莫不如此。因此,“崁仔”連讀後成為“k‘am ma`”(k‘am 後面没有短線“-”,表示 k‘am 讀陰平),“崁”讀成陰平聲,但“崁”的本調應該是“陰去聲”,不是上聲。閩南語另外有 k‘am` 這個詞,但意義與 k‘amʟ 不同(詳見後述“坎”字)。

整理上面所說前人對於台灣話 poʔ 及 k‘amʟ 的用字,可得到下面的結果:

poʔ 的用字:堡、駁兩個字。

k‘amʟ 的用字:崁、嵌、坎、墈、磡、碪、七個字。下面對於這些字逐一加以討論。

(一)台語堤防意義的 poʔ

(1)堡

《台日大》把砌石而成的堤防叫做“石堡(tsioʔ-poʔ)”,“堡(poʔ)”就是國語的“堤”或“堤防”。“堤”的定義是“用土、石等材料沿江、河、湖、海修築的擋水建築物。”(《現漢規範》)。台灣的堤或堤防大多指沿河修築的擋水構造物。而且大多就地取材,使用河床卵石築造,有時用土築造。河堤是獨立構造物,斷面成梯形,面向河川的那一面必須使用較大的卵石及水泥砂漿砌成,以防止水流的沖刷,保護堤防被侵蝕而毀壞。如果堤的材料是土,臨河的那一面更需要使用石塊、卵石、磚頭等加以保護。

“堤”又寫作“隄”,普通話以ㄉㄧ為規範讀音,台灣則讀ㄊㄧˊ,ㄉㄧ為又讀(見《國語辭典》)。

“堡”字《廣韻》博抱切(上聲、晧韻),台語讀做 po`(與寶、保同音)。

“堡”字的本義是小城,如《廣韻•晧韻》:“堡,上同。”上字是“堢”。“堢,堢障,小城。”(按:“障”亦小城)。但是“堢”和“堡”都另有“隄”的意義(隄是堤的異體字),如:《玉篇•土部》:“堢,隄也。”《集韻•上聲•晧韻》:“堡,隄也;墇也。或書作‘堢’。”又,《廣雅•釋室》:“堢壔(ㄅㄠˇ ㄉㄠˇ),隄也。”王念孫疏證:“《衆經音義》卷二十引《聲類》云:‘堢,高土也。’”而“壔”的意義也是高土,如《廣韻•上聲•晧韻》:“壔,高土。”高土指堆高的土,所以“堢壔”指隄防。“堢”單用指高土,也應該有隄(堤)的意義。

“堡”和“堢”都有堤的意義,一般認為“堢”是“堡”的異體字,所以“堡”有堤的意義。可是相當於堤的台語是 poʔ,是陰入聲,而“堡”則讀上聲(陰上)po`,聲調不符。“堡”在台語能不能有 poʔ 的音?

從上古音來看,“堡”是從“保”衍生出來的字,字音也和“保”相同。“保”在上古屬幽部,董同龢擬音 *cpôɡ(ô 指寬的 o),有韻尾 -ɡ(學者有不同見解,如王力的擬音是 *cpu),韻尾 -ɡ 類似入聲韻的 -k,在台語容易變為韻尾 -ʔ,例如:卜,pɔk/poʔ;嗽,sɔk/soʔ(吸);桌,tɔk/toʔ;粕,p‘ɔk/p‘oʔ 等等,所以,“堡”也有可能從上古音的 *cpôɡ 變為現代台語的 poʔ。如果此說成立的話,“堡”是台語堤防義 poʔ 的本字了。(有些學者認為中古上聲來自上古音的韻尾 -q 或 -ʔ,也表示“堡”台語讀 poʔ 的可能。)

“堡”字在台語有 poʔ 的音,同樣屬幽部的“休”字可做旁證。“休”的上古擬音是 *cxjŏɡ(ŏ 表示較鬆的 o),台語讀做 hioʔ,如:休息說 hioʔ-k‘unʟ(休睏);暑假說 hioʔ-dzuaʔ(休熱);休學說 hioʔ-oʔ(休學)等。“休”讀 hioʔ 應該是:

上古音 *cxjŏɡ → 台語 xioʔ(即 hioʔ

堤的台語是 poʔ,而“堡”字有堤的意義,並且在台語可讀 poʔ,所以“堡”是台語堤防義 poʔ 的本字。

(2)駁

“駁”字的音是《廣韻》北角切(入聲、覺韻),國語讀做ㄅㄛˊ,台語文讀音 pak,白讀音 pɔk 及 poʔ。例如在駁輸(pɔk-su)、駁倒(pɔk-to`)、駁回(pɔk-hue´)等的“駁”讀 pɔk;在駁喙(poʔ-ts‘uiʟ)=爭論、駁來駁去(poʔ-lai´ poʔ-k‘iʟ)=相互辯駁,“駁”讀 poʔ。“駁”讀 poʔ 時,和 poʔ-k‘amʟ 的 poʔ 的語音相同。

“駁”字的本義是“馬的毛色不純”(《說文•馬部》:“駁,馬色不純。”),由毛色不純引伸為人們的看法不同,表示駁斥、反駁(《形義分析》)。“駁”並沒有“堤”、“堤防”的意義。

但《形義分析》說:“‘駁’又用為譯音字,英語 barge 音譯為‘駁’。如駁船;駁運。”

英語 barge 的定義是:“在河川、運河上載運貨物的大型的、堅固的、笨重的平底船,通常由拖船拖着行駛。”(World Book Dictionary)。“駁”既然是 barge 的音譯,“駁”應該已經含有“船”的意義,但一般把 barge 叫做“駁船”,一方面符合漢語雙音詞發展的需要,一方面清楚表示“駁”是一種船,構詞方法跟“啤酒(beer)”一樣(“啤”是 beer 的音譯,再加“酒”)。漢語“駁船”的定義是“用來運貨物或旅客的一種船,一般没有動力裝置,由拖輪拉着或推着行駛。”(《現代漢語詞典》,簡稱《現漢》)。

漢語又有“駁運”一詞,“駁運”是“(動詞)在岸與船、船與船之間用小船來往轉運旅客或貨物。”(《現漢》)這是因為大船吃水深,無法直接靠岸,需要用小船轉運。“駁運”,顧名思義,指“用駁船轉運”,但事實上“駁運”用的小船英語叫做 lighter,不是 barge(駁船)。因此,“駁船”的意義有兩個,一個是英語 barge 的音譯詞,另一個是在大船與岸邊之間轉運人或貨物的小船,相當於英語的 lighter(lighter 也譯作“駁船”)。例如:《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五十五回:“次日早晨啓輪,到了廣東,用‘駁船’‘駁’到岸上。”“輪”指大型輪船,“駁船”指因大船無法直接靠岸而從大船轉運人或貨物到岸上的小船,“駁到岸上”的“駁”是動詞,是用小船轉運(人或貨物)的意思。而“駁”的小船意義則自古已有之,如:宋•趙公豫《祁門駁》詩:“船小名為駁。”但是宋代有沒有“駁運”這回事則不得而知。但到了清代則確有“駁運”一詞的使用,如:清•林則徐《收繳躉船煙箱章程七條稿》:“由龍穴‘駁運’至鎮口,由鎮口挑抬至提署,為途甚長,難保不遇風雨。”

從上述可知“駁運”的“駁”,以及轉運用的“駁船”的“駁”跟英語 barge 無關,“駁運”、“駁船”可能是漢語自己發展出來的語詞。如前述,在宋代就把小船叫做“駁”,“駁”是形聲字,形符是“馬”,“駁”的意義本來跟舟、船無關,把小船叫做“駁”,“駁”應該是本無其字的假借字。

“駁”既然是小船,就把在大船與岸邊之間轉運用的小船叫做“駁船”,把用“駁船”轉運叫做“駁運”。

台灣的國語有一個詞叫做“接駁”。一般指火車行駛途中,遇有事故而被迫停止行駛時,用大型客車把火車上的旅客經由道路送到下一個火車站,使旅客再上火車繼續他們的旅程叫做“接駁”。這個“接駁”應該是“駁運”的引伸。

現代漢語又有“駁岸”一詞,這應該是從“駁運”衍生出來的詞。“駁岸”是:“保護岸或堤使不坍塌的構築物,多用石塊砌成。”(《現漢》);“緊貼着堤岸外側,保護堤岸免受流水沖刷的建築物,多以石塊砌成。”(《現漢規範》)。這種“駁岸”在土木工程叫做“護岸”。“護岸”應該是從日語來的借詞。

作者認為“駁岸”的本來的意義應該是指駁運用的駁船停靠的岸,而這種岸如不用人工加以修築,即使是駁船(小船)恐怕也不容易停靠。因此,或緊貼着岸邊側面施築護岸工程,或在離岸較深處築一道牆再填實牆與岸之間的空間,一方面方便駁船停靠,另一方面也方便貨物的裝卸及人的上下船。這種經過人工修築,方便駁船停靠的岸,就叫做“駁岸”,並由此引伸凡是保護河岸使其不受水流沖刷、不坍塌的構造物叫做“駁岸”。

《現漢》及《現漢規範》所解釋的“駁岸”指有護岸構造的岸,相當於台灣話的 poʔ-k‘amʟ。在台灣話高而陡的河岸也叫做 k‘amʟ,而“岸”的基本義就是水邊的高地,所以普通話“駁岸”就是台灣話的“poʔ-k‘amʟ”,poʔ-k‘amʟ 的 poʔ 應該就是“駁”字了。

  作者補三個字──膊、𤗵

(1)膊(國語ㄆㄛˋ;ㄅㄛˊ)

《說文•肉部》:“膊,薄脯膊之屋上。”意思是說把薄薄的肉片放在屋頂上曬乾。所以“膊”的本義是曝曬薄肉片。這個意義的“膊”讀做“匹各切”(《廣韻•入聲•鐸韻》),國語讀ㄆㄛˋ,台語讀 p‘ɔk。

《集韻》對於“膊”字記錄芳無切(平、虞)、鋪枚切(平、灰)、龍輟切(入、薛)、伯各切(入、鐸)、匹各切(入、鐸)五個音,除了匹各切的“膊”是《說文》“膊”的意義外,其他四個音的“膊”都是指“界埒”,也都以《太玄》:“福則有膊,禍則有形。”為書證。例如:《集韻•入聲•鐸韻》伯各切:“膊,界埒也。《太玄》:‘福則有膊,禍則有形。’”“界埒”是什麼?“界”指界限,或指事物的一定的範圍。“埒”(ㄌㄧㄝˋ)是矮牆(《說文》),或者指場地四周的土圍牆(《漢大字》)。所以,“界埒”是“標誌地界的矮土牆”。“堤防”也是一種矮土牆(防水用),跟水流劃清界限,所以“界埒”可以引伸指堤防(在現代漢語堤防也叫“河埒”可做旁證),而“膊”是“界埒”,故“膊”可引伸指堤防。“界埒”意義的“膊”有四個讀音,其中“伯各切”台語讀做 pɔk(國語當讀ㄅㄛˊ),而鐸韻的字在台語白讀時有讀做 -oʔ 韻的例,如:落,loʔ(文讀 lɔk);閣,koʔ(文讀 kɔk);粕,p‘oʔ(文讀 p‘ɔk);索,soʔ(文讀 sɔk)等等,故“膊”字白讀時可讀 poʔ(陰入聲,因反切上字“伯”屬全清幫母)。

“膊”字台語可讀 poʔ,字義又有堤防的意義,“膊”字是台語堤防義 poʔ 的本字。

曝曬肉片意義的“膊(匹各切)”與界埒意義的“膊(伯各切)”在字義上沒有任何聯繫,字音也不同,兩者應該是不同的詞,只是字(詞的書寫形式)相同。

(2)𤗵(國語ㄆㄨˊ)

《集韻•入聲•屋韻》:“𤗵,牆版之大者。博木切。”“𤗵”字的音博木切,台語文讀音 pɔk。“𤗵”與“卜”同音,而“卜”字的文讀音是 pɔk,如卜卦(pɔk-kuaʟ);白讀音是 poʔ,如摒卜(piãʟ-poʔ)=下大注賭輸贏。因此,“𤗵”的台語白讀音是 poʔ

“𤗵”的意義是“牆版之大者”,意思是說:“𤗵”是大型的築土牆用的夾板。古人築土牆的方法是先豎立兩塊長條形木板,木板間的距離就是土牆的厚度。把土填入兩塊木板之間,然後加以夯實,完成一段後再把木版升上去,繼續填土、夯實,直至所需高度為止。作者小時候,作者舅舅的房屋牆壁就是這樣築起來的。這種築牆的方法叫做“版築”,所用的夾板叫做“版”或“牆版”。“𤗵”就是大型的牆版。

“版”是築牆的夾板,引伸為版築的土牆(見《辭源》版字下),書證如《左傳•僖三十年》:“且君嘗為晉君賜矣,許君焦瑕,朝濟而夕設版焉,君之所知也。”“版”指版築的土牆。

“版”引伸指土牆,而“𤗵”是大型的版,作者推測“𤗵”應該也可以引伸指大的土牆,有可能轉指“堤防”,因為堤防本質上是大的土牆,尤其在大河的中下游,土是最容易取得的堤防材料。

“𤗵”是大型牆版,可引伸指大的土牆,可能轉指堤防(土堤),而“𤗵”字在台語又讀 poʔ,因此,“𤗵”字有可能是台語堤防義 poʔ 的本字。

(3)坣

《漢語方言常用詞詞典》(浙江教育出版社,1991年):“坣,ㄅㄛ,粵方言[pɔk33]堤埧。例:這位力大過人的小孩子,……爬上堤坣抱起沙包又要往下跳。(林文烈《歸僑兒女》)”。

從“坣”的粵方言讀音[pɔk33]來看,“坣”相當於台語堤防義的 poʔ(← pɔk),足見堤防義的方言 pɔk/poʔ 不只是閩南方言如此,粵方言也這麼說。

《說文•土部》:“堂,殿也。从土,尚聲。坣,古文堂。……”“坣”是“堂”的古文。粵方言的“坣”是方言字。

(二)台語崖意義的 k‘amʟ

(1)崁

“崁”是一個台灣方言字,讀做 k‘amʟ,用以書寫台地、階地等的陡立側面意義的台語 k‘amʟ。“崁”字大多用於地名,如:崁頂(k‘amʟ-tieŋ`)、崁脚(骹)(k‘amʟ-k‘a)、頂崁(tieŋ`-k‘amʟ)、下崁(e-k‘amʟ)、南崁(lam´-k‘amʟ)、赤崁(ts‘iaʔ-k‘amʟ)等。又台南有一個古蹟叫做赤崁樓(ts‘iaʔ-k‘amʟ-lau´)。

方言字“崁”是形聲字,從山,坎聲。而“坎”字的音《集韻》記錄一個苦紺切(去聲、勘韻),台語讀做 k‘amʟ,因此“崁”字符合造字原理。

“崁”字的台語讀音是陰去聲 k‘amʟ(與“勘”同音),依照國語與台語的語音對應規律,“崁”在國語應該讀做去聲ㄎㄢˋ(如“勘”字的音),但大家卻把“崁”字讀做上聲ㄎㄢˇ,如“南崁”讀做ㄋㄢˊ ㄎㄢˇ。

(2)嵌

《玉篇•山部》:“嵌,口銜切。坎旁孔也。又山巖。”“口銜切”台語讀陰平聲 k‘am。“山巖”指險峻的高山或山崖。

《廣韻》對“嵌”字記錄兩個音義:1口銜切(平聲、銜韻):“嵌,巖山也。”“口銜切”台語讀陰平聲 k‘am,“巖山”指高峻的山。2才敢切(上聲、敢韻):“嵌,開張山皃。出蒼頡篇。”“才敢切”的反切上字屬從母,才敢切台語應當讀做 tsam` 或 tsam

《玉篇》及《廣韻》的“嵌(口銜切)”的意義山巖、巖山跟台語崖義 k‘amʟ 的詞義相近,但字音是陰平聲的 k‘am,不是陰去聲的 k‘amʟ

《集韻》對“嵌”字記錄五個音:1乎監切(平聲、銜韻):“嵌,嵌嵒,深谷。”乎監切,台語讀 ham´。2丘銜切(平聲、銜韻):“嵌,嵌巖,山嶮。”丘銜切,台語讀 k‘am。3虎覽切(上聲、敢韻):“嵌”是“豃”的或體。“豃,溪谷皃。”虎覽切,台語讀 ham`。4在敢切(上聲、敢韻):“嵌,山皃。”在敢切,台語讀 tsam` 或 tsam。5苦濫切(去聲、闞韻):“嵌,岸欹峻。”苦濫切,台語讀 k‘amʟ。字義“岸欹峻”是崖岸或水岸險峻、陡峻的意思。

《集韻》的“嵌(苦濫切)”的字義與台語崖義 k‘amʟ 的詞義差不多,字音“苦濫切”台語又讀做 k‘amʟ,“嵌”可以認為是台語崖義 k‘amʟ 的本字。

關於“嵌”字的讀音,《國音字典》記錄ㄑㄧㄢ、ㄑㄧㄢˋ、ㄎㄢˋ三個音,ㄑㄧㄢ是標準音,ㄑㄧㄢˋ和ㄎㄢˋ是ㄑㄧㄢ的又讀。大陸的《現代漢語詞典》則“嵌”字讀做ㄑㄧㄢˋ,是規範讀音,讀做ㄎㄢˋ時同“崁”,而“崁(ㄎㄢˋ)”是地名用字,如“赤崁”是台灣的一個地名。作者按:赤崁(ts‘iaʔ-k‘amʟ)這個地名在台灣至少有三個,分別在高雄市大寮區、梓官區及澎湖縣白沙鄉。得名的由來應當和地形及崖壁顏色有關。

(3)坎

《說文•土部》:“坎,陷也。从土,欠聲。”“陷”就是地面低陷的地方。《玉篇•土部》:“坎,苦感切;《易》曰:‘坎陷也。’……”苦感切,台語讀 k‘am`(國語讀ㄎㄢˇ)。《廣韻•上聲•感韻》:“坎,險也;陷也。又小罍也,形似壺。苦感切。”(罍:音ㄌㄟˊ。古代一種盛酒的容器。)。“險”指地勢不平坦,“陷”是地面低陷。苦感切,台語讀 k‘am`。

《集韻》對“坎”字記錄兩個音,字義不同:1苦感切(上聲、感韻):“坎,《說文》:‘陷也。’”2苦紺切(去聲、勘韻):“坎,險岸。”後者苦紺切,台語讀陰去聲 k‘amʟ。而“險”有高峻的意義,“險岸”指高峻的水岸,就是台語所說的 k‘amʟ。這個 k‘amʟ 應該就是去聲苦紺切的“坎”字。台灣方言字“崁”應該是根據“坎(苦紺切)”的險岸義義加上形符“山”造出來的。

“坎”的本義是“地面低陷的地方”,也就是“坑穴”,此時“坎”讀上聲苦感切。“坎”既然是坑穴,則坑穴底跟原來的地面有一定的高度差,形成一個崖面,因此“坎”也用來指這種崖面,此時“坎”字改變聲調讀去聲,就是《集韻》的去聲“坎(苦紺切)”。而《集韻》“坎(苦紺切)”的意義“險岸”是把“坎”的坑穴底與原來地面之間的崖面意義引伸指河床與岸邊土地之間的高峻崖面。“坎(苦紺切)”的“險岸”意義没有留下書證,但卻在台灣話留下 k‘amʟ(=崖、涯岸)這個詞。

上聲的“坎(苦感切)”:

上聲的“坎(苦感切)”指地面低陷,地面低陷則跟原來的地面有高度差,由此引伸“坎(ㄎㄢˇ)”也指“田野中自然形成的,或人工修築的像台階形狀的東西。”(《現漢》)。例如“田坎”是田地裡稍稍高起的條狀的,用來分界及蓄水的小土堤,上面還可行走。“田坎”台灣話叫 ts‘an´-huã(田岸)。

上聲的“坎(苦感切)”台語讀做 k‘am`,台語的“坎(k‘am`)”指台階,例如石頭做的台階叫 tsioʔ-k‘am`(石坎);上升的台階叫做 k‘am`-a`(坎仔);階段、段落叫做 k‘am`-tsam(坎□)。

(4)墈

《集韻•去聲•勘韻》小韻苦紺切:“坎,險岸。或从勘。”“从勘”就是“墈”字。“坎”字有上聲苦感切及去聲苦紺切兩個音,“墈”是去聲“坎(苦紺切)”的異體字,也可以說為了與上聲“坎(苦感切)”區別而造的字。《正字通•土部》說:“古借坎轉去聲,無墈字。今俗謂壤界土突起立者為墈。”“墈”字台語讀 k‘amʟ,到現在仍然指“險岸”,高峻的水岸或崖壁都叫做 k‘amʟ。所以,“墈”是台語崖義 k‘amʟ 的本字。

(5)磡

“磡”字的音是《廣韻》苦紺切(去聲、勘韻),國語讀ㄎㄢˋ,台語讀 k‘amʟ。“磡”字的台語讀音 k‘amʟ,跟台語崖義 k‘amʟ 的語音相符。

“磡”字的意義,《漢大字》列舉三項:一是“巖崖之下。”如《廣韻•勘韻》:“磡,巖崖之下。”二是“山岩”。《清史稿•海蘭察傳》:“夜渡山溝,進格魯克古丫口,‘崖磡’壁立,督兵揉登。”“崖磡”就是“巖崖”,就是台灣話的 ɡam´-k‘amʟ(巖磡)。三是“堤岸”。明•高明《琵琶記•義倉賑濟》:“又要管淘河砌磡,又要辦水桶麻繩。”“砌磡”就是用石頭構築堤岸。堤岸是經過人工修築的有防水功能的河岸,台灣話叫 poʔ-k‘amʟ,因此,“磡”是台語 poʔ-k‘amʟ 的 k‘amʟ 的本字。

《現漢》說“磡”是方言山崖的意思,多用於地名,如磡頭(在安徽)、槐花磡(在浙江)。按:香港有一個地名叫“紅磡”。

“磡”相當於台灣的“崁”,在台灣“崁”也多用於地名,如:崁頂、崁仔骹、南崁等。

(6)碪

《廣韻•平聲•侵韻》小韻知林切:“碪,擣衣石也。”又“砧,上同。”“碪”同“砧”,國語讀ㄓㄣ,台語文讀音 tim(《彙音寶鑑》讀 tsim),白讀音 tiam。“碪”是以前的人洗衣服時,用木棍敲打衣服時墊在下面的石頭。

“碪”字又被《集韻》認為是“磡”的異體字。《集韻•去聲•勘韻》小韻苦紺切:“磡,巖崖之下。或作碪、。”所以,“碪”同“磡”,“磡”字的討論請參見前述。

(7)

《集韻•去聲•勘韻》小韻苦紺切:“磡,巖崖之下。或作碪、。”“”字台語讀做 k‘amʟ,是“磡”的異體字,請參見前述“磡”字的討論。

  作者補一個字──堿

《辭源》說,“堿”字的音是《篇海類編》苦憾切,國語讀ㄎㄢˇ,字義是“堤岸”,書證有《淮南子•主術》:“若發堿決唐,故循流而下,易以至。”《注》:“堿,水堿也;唐,堤也;皆所以蓄水。”“發堿”是拆毀堤岸的意思。“堿”字的音是苦憾切,“憾”字在《廣韻》屬去聲的勘韻,故“堿”字的台語讀音依“苦憾切”應該讀陰去聲 k‘amʟ

“堿”是堤岸,堤岸台語叫做 poʔ-k‘amʟ,而“堿”字台語讀 k‘amʟ,故台語堤岸義 po-k‘amʟ 的 k‘amʟ 的本字是“堿”。

結論

(1)“堡”字有堤的意義,而“堡”字的讀音可能從上古音演變為台語的 poʔ,因此“堡”是台語堤、堤防義 poʔ 的本字。由此引伸,台語護岸義 poʔ-k‘amʟ 的 poʔ 的本字也是“堡”字。

(2)普通話“駁岸”相當於台灣話的 poʔ-k‘amʟ,poʔ-k‘amʟ 的 poʔ 可以說是“駁”字。但是“駁”字的本義及引伸義都沒有堤的意義,“駁”應該是假借字。

(3)“膊”和“𤗵”也可能是台語堤防義 poʔ 的本字。

(4)依《集韻•闞韻》:“嵌,岸欹峻。苦濫切。”“嵌”可認為是台語崖義 k‘amʟ 的本字。

(5)去聲的“坎(苦紺切)”的意義是“險岸”,相當於台語的 k‘amʟ,而“墈”是為與上聲“坎(苦感切)”區別而造的去聲“坎(苦紺切)”的異體字。“坎(苦紺切)”是台語崖義 k‘amʟ 的本字。但為了避免與上聲的“坎(苦感切)”混淆,台語崖義 k‘amʟ 宜使用“墈”字。

(6)“磡”也是台語護岸義 poʔ-k‘amʟ 的 k‘amʟ 的本字。“磡”和“墈”同音,兩個字應該是同源。

(7)“堿”也是台語堤岸義 poʔ-k‘amʟ 的 k‘amʟ 的本字。

(8)坎(苦紺切)、嵌、墈、碪、堿等字讀音相同,意義相同或相近,都表示台語崖義的 k‘amʟ。這五個字應該是同一個詞的不同書寫形式,其詞源應該是“坎(苦感切)”。

(9)要書寫台語崖義的 k‘amʟ,建議使用“墈”字,或方言字“崁”。

本篇發表於 p 並標籤為 , , , , , , , , , , , , , , , , , , , , 。將永久鏈結加入書籤。

4 Responses to 駁坎(poʔ-k‘amʟ)──堤岸、護岸、擋土牆

  1. Yunho 說道:

    感謝!這兩天剛好需要用上『ㄅㄛˊ ㄎㄢˇ』二字,卻只知道音,連怎麼寫也不曉得,根本無從查起。因緣際會看到這文章,總算解惑了!(還學到好多新知!)

  2. Oscar Lai 說道:

    “䃗”
    《集韻》北角切,音剝。《篇海》石“䃗”岸也。
    又《廣韻》測角切,音齪。“䃗”礫。

  3. Oscar Lai 說道:

    (土貝) 客家話是 ba11 它不當 (土霸) 的簡化字 也不是 (土霸) 的意義
    把 (土具) 念作 (土貝) 的音 也是錯誤的
    客話 (土貝) ba11 的意義 完全符合辭書所載 :
    又《廣韻》《集韻》從必駕切,音霸。蜀人謂平川曰垻。
    客話 河(土貝) ho55 ba11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