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膽嘜走(hoˋ-tãˋ maiʟ-tsauˋ)──有種別跑!

好膽嘜走(ho`-tã` maiʟ-tsau`)──有種別跑!

 

  例句1:“看到這種場面,套句前天國民黨立委穆閩珠等在黨團大會上用的粗俗用語,人民也不禁開罵「你娘咧!」,更要向泛藍嗆聲「好膽嘜走!」”(2004.6.2.自由時報2頁)

  例句2:“(高凌風說)張菲,「好膽嘜走!」”(2002.3.11.自由時報19頁)

 

  例句1和例句裡面的“好膽嘜走”是一句台語,讀做 ho`-tã` maiʟ-tsau`。意思是“有膽量不要跑!”,“有種不要跑!”,“有種別跑!”

 

用字的探討

  台語“好膽(ho`-tã`)”是有膽量、有種的意思,用的是本字。“嘜走(maiʟ-tsau`)”的“嘜(maiʟ)”是副詞,用來否定動詞“走(tsau`)”,相當於國語的“不要”、“別”,“嘜走”就是“不要跑”、“別跑”。“走”用的是本字,“嘜”則大有問題。

  “膽”本來指人體的器官膽囊,但因古人認為人的勇敢與否跟膽氣(膽囊的功能)的虛實有關。膽氣實則勇敢,膽氣虛則怯懦,因此,形容勇敢、不怕危險的人叫做“有膽量”、“大膽”;形容怯懦、處處怕事叫做“膽小”、“膽怯”。

  在台語,形容勇敢、怯懦也跟膽有關,但說法稍有不同。“有膽量”台語說 ho`-tã`(好膽),“膽小”說 bo´-tã`(無膽)。

  “走”在現代漢語指人或動物的腳交互向前移動的動作,這個動作台語說 kiã´(本字“行”)。但是“走”在古漢語是現代漢語的“跑”(快速行走)的意思。現代漢語的“跑”,台語說 tsau`,正是“走”字,用的是“走”字的古義。

  台語 maiʟ-tsau`(走)的 maiʟ 相當於國語的“不要”、“別”及古漢語的“勿”、“莫”、 “毋”,是一個否定動詞或形容詞的副詞,用於禁止或勸阻的祈使句。例如:

  maiʟ-siũ(想)-k‘iʟ(氣)=不要生氣;別生氣。

  maiʟ-k‘iʟ(去)=不要去;別去。

  maiʟ-tsiaʔ(食)=不要吃;別吃。

  maiʟ-tsau`(走)=不要跑;別跑。

  台語“不要”義的 maiʟ,報刊大都用“嘜”字。這似乎是報刊創用的字。“嘜”字從口,麥(ㄇㄞˋ)聲。從“口”表示這是譯音的字,而“麥”字國音ㄇㄞˋ,和台語的 maiʟ 連讀後變調的音幾乎相同(maiʟ 本來陰去聲,變調後上聲,其調值與國語的去聲差不多),於是採用“嘜”字表示台語不要義的 maiʟ。其實這個“嘜”字早就有了。1949年初版的《國音字典》(台灣商務印書館,汪怡主編)就有這個字,不過音義不同。《國音字典•口部》:“嘜,ㄇㄚㄎ,英文「商標」mark之音譯;亦作嚜。”《漢大字》也收有這個字,音義又稍有不同。《漢大字•口部》:“嘜,ㄇㄚˋ,英語mark的譯音,也譯為「嘜頭」、「嚜頭」。貨物包裝上用以辨識一批貨物不同於另一批貨物的標記。……”

 

台語 maiʟ 的用字及本字

  台語“不要”意義的 maiʟ 有沒有本字?先看以前的人用什麼樣的字。

  台語不要義的 maiʟ,早期的閩南語韻書如《妙悟》、《雅俗通》、《增補彙音》以及辭書、字書如《厦英》、《厦音典》等都沒有收錄。至1931-32年的《台日大》才收載 maiʟ 這個詞,所用的字是“勿”。

  “勿”是古漢語的虛詞,屬於副詞,不過,現代漢語還在使用,意義是不要、別,大多用於祈使句,表示禁止或勸阻。例如:請勿動手;請勿吸烟;非禮勿視;施工重地,請勿入內等,都是禁止或勸阻的祈使句。

  台語的 maiʟ 也是用於禁止或勸阻的祈使句,例如:

  tiam(恬)-tiam(恬)maiʟ-tinʟ(振)-taŋ(動)=安靜不要動。

  maiʟ-bɔŋ(摸)=不要摸。

  paiʟ(拜)-t‘ɔk(託)maiʟ-tsiaʔ(食)-hun(熏)=請不要吸烟;請勿吸烟。

  maiʟ-dzip(入)・k‘iʟ(去)=不要進去;勿進。

  足見台語“maiʟ”和 “勿”在詞義上可以說完全相同,所以《台日大》採用“勿”字做為 maiʟ 的字。但是“勿”字並不是台語 maiʟ 的本字。

  “勿”字,《廣韻》文弗切(入聲、物韻),台語讀做 but。“文弗切”屬臻攝、三等、合口呼、入聲、明母,中古擬音 mjuət,與台語 maiʟ 比較,雖然聲母相同,但臻攝各等的入聲字在台語並沒有變為 -ai 韻的例,兩者應該沒有音變的關係存在,所以“勿”不是台語不要義 maiʟ 的本字。

  二次大戰後在台灣出版的《彙音寶鑑》在閒(ãi)韻上去聲、門母(maiʟ)下收錄“甭”字,字解是“不要也”。依《現漢》,“甭”(ㄅㄥˊ)是方言詞,是“不用”的合音,表示“不需要”、“用不着”的意思,這個意義比較接近於台語的 bien`(免)、m-bien`,而不是 maiʟ

  《普閩》認為閩南語“愛(aiʟ)”相當於普通話的“要”、“應該”,而“愛(aiʟ)”的否定式是“莫愛(boʔ-aiʟ)”,boʔ-aiʟ 合音成為 maiʟ,並且用普通話“甭”來對譯(《普閩》第3頁)。不過在台灣,台語 maiʟ 一般認為是 m-aiʟ(毋愛)的合音,且其意義已轉為禁止、勸阻的“不要”、“別”。

  《綜台基》認為 maiʟ 是“伓(m)愛(aiʟ)”或“勿愛”、“莫愛”的合音,表示勸止。他建議用“嘪”字或“”字表示。“嘪”字,《廣韻》莫蟹切(上聲、蟹韻),是羊叫聲的意思。“”則是新創的方言字,是“勿愛”的合體字(見吳守禮《綜台基》203頁)。

  對於台語 maiʟ,《台話大》沿用《台日大》的“勿”字,但他又說也作“莫”。“莫”也是古漢語虛詞的副詞,但詞義比“勿”廣泛。這個“莫”現代漢語還在用,有:不要(別)、沒有、不、沒有比……更……等意義,其中“不要”的意義和台語 maiʟ 相同,用於禁止或勸阻的祈使句中。例如:閒人莫入(台語:ieŋ´-laŋ´ maiʟ-dzip k‘iʟ);莫管閒事(台語:maiʟ-kuan` ieŋ´-a`-su);請莫見怪(台語:ts‘iã`-maiʟ-kienʟ-kuaiʟ);莫哭莫哭(台語:maiʟ-k‘auʟ maiʟ-k‘auʟ);莫說……(台語:maiʟ-kɔŋ……)。

  這些“莫”都相當於台語的 maiʟ。但是“莫”是不是 maiʟ 的本字?

  “莫”字,《廣韻》慕各切(入聲、鐸韻),台語文讀音 bɔk

  “莫”字的反切“慕各切”屬宕攝、一等、開口呼、入聲,中古擬音 mɑk,與台語 maiʟ 比較,主要元音ɑa音近,差別只在韻尾 -k -i。但是宕攝的入聲字在台語不管是文讀音或白讀音,沒有變為 -ai 韻的例,所以“莫”不是台語 maiʟ 的本字。

  不過,“莫”的音變為台語的 maiʟ,並不是完全不可能。首先看“嫫”字。“嫫”是黃帝的妻子,叫做“嫫母”,容貌很醜。而台語容貌醜叫做 bai`,很可能是從“嫫”字演化而來。

  “嫫”字以“莫”為聲符,雖然在中古時“嫫”字已經變成平聲(《廣韻》莫胡切,模韻),但在上古時“嫫”應該和“莫”音同或音近。也就是說“嫫”字的音在上古有 -k 韻尾。而白、百、柏、宅、拆、塞、摘等字在上古、中古也都是韻尾為 -k 的字,但在現代國語的語音都讀做ㄞ(ai)韻,如白,ㄅㄞˊ;百,ㄅㄞˇ;宅,ㄓㄞˊ;等等。可見韻尾 -k 的入聲字變為 -ai 韻是一個漢語音變的規律。如果把這個音變規律套在上古音與台語之間的音變關係,則“嫫”字在台語可以讀做 bai`,“莫”字讀做 maiʟ 了(“莫”的反切上字“慕”是明母,中古音 m-maiʟ 的聲母 m- 是保留中古音,bai` 的聲母 b- m- 的變音)。

 

台語 maiʟ m-aiʟ 的合音  

  上面雖然說“莫”字在台語可讀做 maiʟ,但到底只是一兩個特例,依據的又是非閩南語的音變規律,說台語“不要”義 maiʟ 的本字是“莫”,有一點牽強,台語 maiʟ 也許應該是 m-aiʟ 的合音。

  台語不要義的 maiʟ m-aiʟ的合音,這個說法已經普遍被大家所接受,於是吳守禮《綜台基》首先出現合體字“”,用以表示台語不要義的 maiʟ。後來的《國台》及《厦方言》、《閩方大》都採用它。

  既然台語不要義的 maiʟ m-aiʟ(愛)的合音,我們來了解一下台語 m aiʟ(愛)的意義。

 

台語 m(=不)的本字

  台語 m 是表示否定的副詞,用來修飾、限制動詞及形容詞,相當於國語的“不”,但並不完全相同。國語的“不”用來否定意願及性狀,但台語的 m 只用來否定意願,否定性狀則用 bo´(無)。例如:

1)否定意願
    國 語 台 語
  他不來 i(伊)-m-lai´(來)
  我不說 ɡua`(我)-m-kɔŋ`(講)
  我不知道 ɡua`(我)-m-tsai(知)iã`(影)
  他不情願 i(伊)-m-tsieŋ´(情)– ɡuan(願)
2)否定性狀
  國 語 台 語
  是我不小心 si(是)-ɡua`(我)bo´(無)-sio`(小)-sim(心)
  他不快樂 i(伊)-bo´(無)-k‘uaiʟ(快)-lɔk(樂)
  味道不好 bi(味)bo´(無)-ho`(好)
  雨下得不大 (雨)-loʔ(落)-bo´(無)-tua(大)

 台語的否定副詞 m,一般採用“不”字,但“不”字不是 m 的本字(因“不”字台音 put),m 的本字應該是“毋”。

  “毋”字從“母”字演化而來,是古漢語的否定副詞,在秦代以前就有用例。

  “母”是一個象形字,在甲骨文和金文都是一個跪坐的婦女有兩個乳房的形象,本義是養育孩子的婦女,有時特別指母親。在甲骨文及金文時代“母”字就被借去做為禁止或勸阻的副詞,後來為區別起見,“母”的兩乳連成一條線,就成為“毋”字。

  甲骨文戩七、八:“庚申卜王貞母又于祖辛。”“母又”就是“毋祐”。

  金文中山王鼎:“母忘爾邦。”“母忘”就是“毋忘”。

  又如《墨子•備穴》:“文(丈)盆母少四斗。”裡的“母”就是後來的“毋”。而“毋”字的最早使用應當是詩經。《詩•小雅•角弓》:“毋教猱升木,如塗塗附。”這裡的“毋”就是不要、勿的意思(猱,音ㄋㄠˊ,猿類。塗,泥土)。

  “母”既然被借去當做“毋”使用,在當時(上古)“母”和“毋”是音同或音近,不過到中古,“母”是莫厚切(上聲、厚韻),“毋”是武夫切(平聲、虞韻),韻母不同,但聲母還都是 m-。而到了現代,母是ㄇㄨˇ,毋是ㄨˊ,聲母不同,韻母相同。

  在現代台語,母字有 bu`bo`bɔ` 等的音,毋字只有 bu´ 的音,但細究起來,母和毋應該都有m(聲化韻)的音。

  在古漢語,年紀大的婦人叫做“母”,如《史記•淮陰侯列傳》:“(韓)信釣於城下,諸母漂,有一母見信飢,飯信。”這裡的“母”泛指年紀大的婦人,而在台語,對於沒有親屬關係的年長的婦人叫做 a-m`,這個 m` 就是“母”字,是上古漢語的遺留,一般字作“姆”。

  丈母娘,台語叫 tiũ-m`(丈母);親家母,台語叫 ts‘ĩ-m`(親母);母豬,同安話叫 tu-m`(豬母)(見《台日大》),也都表示“母”字在台語有 m` 的音。

  又,“叔母”台語叫做a-tsim`。這個 tsim` 就是 tsiek-m`(叔母)的合音(叔音 tsiek),表示“母”有 m` 的音(現在用“嬸”表示 tsim`)。又如“舅母”台語叫做 a-kimkim 就是kiu-m`(舅母)的合音(一般寫做“妗”),這也表示“母”字在台語有 m` 的音。

  再說“梅子”,台語叫做 m´-a`,而“梅”字以“每”為聲符,“每”又以“母”為聲符,所以“梅”的音和“母”相近,“梅”在台語白讀讀做,顯示“母”在台語有 m 的音。

  如上面所說“母”字在台語有 m` 的音,而在上古“母”被借去當做否定虛詞“毋”使用,“母”和“毋”應該是音同或音近,“母”既然在台語有 m` 的音,“毋”在台語也應該有 m 的音(暫不論聲調)。而 m(陽去聲,可能本是陽上聲)是台語的否定副詞,其詞義與毋字的字義相同,因此,台語否定副詞 m 的本字是“毋”字。

  台語否定副詞“毋(m)”相當於國語的“不”,如:台語 m-kã`(毋敢)=不敢;m-kiã(毋驚)=不怕;m-tsai(毋知)=不知;m-si(毋是)=不是;m-ho`(毋好)=不好;等等。

 

“愛”的種種意義

  下面說台語 m-aiʟ aiʟ

  台語 m-aiʟ aiʟ 是“愛”字,不過“愛”在台語和國語的詞義稍有不同。下面做一個比較和討論。

  依據《現漢》,普通話的“愛”是動詞,有四個義項:

  (1)對人或事項有很深的感情。如:愛祖國;愛人民;愛勞動;他愛上了一個姑娘。

  台語 aiʟ(愛)也有這個意義,如:aiʟ-tai´-uan´(愛台灣);aiʟ(愛)-tioʔ(着)-tsit(一)-e´-sui`-kɔ(姑)-niu´(娘)=愛上一個漂亮的姑娘。不過這個意義似乎在二次大戰後受國語的影響才產生的。

  (2)喜歡。如:愛游泳;愛看電影。

  台語的“愛(aiʟ)”有相同的意義,如:aiʟ-k‘uãʟ-tien-iã`(愛看電影);aiʟ-p‘aʔ-kiu´(愛拍球)=愛打球;aiʟ-lim-tsiu`(愛飲酒)=愛喝酒。

  這個意義的否定式,在國語是“不愛”,在台語是 bo´-aiʟ(無愛),不是 m-aiʟ(毋愛)。如:“不愛看電影”的台語是 bo´-aiʟ-k‘uãʟ-tien-iã`(無愛看電影)。

  (3)愛惜;愛護。如:愛公物;愛集體榮譽。

  台語的“愛(aiʟ)”沒有這個意義。  

  (4)常常發生某種行為;容易發生某種變化。如:愛哭;愛開玩笑;鐵愛生銹。

  台語“愛(aiʟ)”也有這個意義,如:aiʟ-k‘auʟ-hui a(愛哭妃仔)=愛哭的女孩子;aiʟ-siũ-k‘iʟ(愛想氣)=愛生氣;aiʟ-be-kiʟ tit(愛未記得)=容易忘記;善忘;健忘。這些例子裡的台語“愛(aiʟ)”表示常常發生或容易發生的某種行為。

  台語的 aiʟ(愛)除了上面所說動詞“有感情”、“喜歡”及“容易發生”三個意義外,還可當做能願動詞(助動詞)使用,用以表示動作的必要性。例如:aiʟ-piãʟ tsiaʔ-e-iã´(愛拼才會贏)=要努力才會贏;si-seʟ aiʟ-tsun-tiɔŋ-si-tua(序細愛尊重序大)=輩份小的要尊重長輩;tsiaʔ-pŋ-tsieŋ´ aiʟ-se`-ts‘iu`(食飯前愛洗手)=吃飯前要洗手;等等的“愛(aiʟ)”是助動詞,表示行為、動作的必要性。此時台語的 aiʟ(愛)相當於國語的助動詞“要”。

  這個表示必要性的台語助動詞“愛(aiʟ)”,它的否定式是 m-bien`(毋免),不是 m-aiʟ(毋愛),也不是 bo´-aiʟ(無愛)。如:

  m-bien`-p‘aʔ(拍)-piãʟ(拼)=不必努力;不用努力;

  m-bien`-tsun(尊)-tiɔŋ(重)=不必尊重;

  m-bien`-se`(洗)-ts‘iu`(手)=不必洗手。

  台語“愛(aiʟ)”有時也是一個表示主觀意願的助動詞,但用得很少。例如:aiʟ-k‘auʟ bo´-bak-sai`(愛哭無目屎)=欲哭無淚。這裡 aiʟ-k‘auʟ aiʟ 就是表示主觀意願的助動詞。

  台語表示主觀意願的助動詞 aiʟ(愛)的否定式是 bo´-aiʟ(無愛),如:ɡua` bo´-aiʟ-k‘iʟ-in-tau(我無愛去□兜)=我不要(不想)去他家裡。bo´-aiʟ 表示否定態的意願。

  在台語裡,表示肯定意願的助動詞一般用 beʔ,相當於國語的“要”或古漢語的“欲”。例如:

  ɡua`-beʔ-k‘iʟ-tai´-pak(我欲去台北)=我要去台北;

  i-beʔ-oʔ-siu´-tsui`(伊欲學泅水)=他要學游泳;

  ɡua` u-ue beʔ-tuiʟ-li`-kɔŋ`(我有話欲對你講)=我有話要對你說。

  在國語,“要”是表示客觀必要性的助動詞,它的否定形式是“不要”。“不要”仍然是助動詞,表示禁止或勸阻,用於祈使句。如:不要亂丟垃圾;不要胡說八道;在醫院不要大聲講話。

  理論上,“要”表示客觀的必要性,那麼它的否定式“不要”應該表示客觀的不必要性,但事實上“不要”用來表示禁止或勸阻。這個現象也許可以認為是“客觀不必要性”的延伸。

  國語的助動詞“不要”有一個同義詞“別”。“別”應該是“不要”的合音,即 pu´-iau`pie´。“要(iau`)”的主要元音a受高元音的介音 -i- 的影響而高化、前化,變成e;同時丟失韻尾 -u及“不”的元音u,聲調則保持“不”的變調陽平。但語法書都認為“別”是否定副詞。

  跟國語的助動詞“要”一樣,台語表示必要性的助動詞“愛(aiʟ)”的否定形式理論上應該是 m-aiʟm-aiʟ 合音而成為 maiʟ。台語 maiʟ 相當於國語的“別”,或相當於古漢語的勿、莫、毋,用於禁止或勸阻的祈使句,如:

  maiʟ-ɔ-peʔ-kɔŋ`(□烏白講)=別胡說。

  maiʟ-kaʔ-i-ke-kɔŋ`-ue(□合伊加講話)=別跟他多說。

  maiʟ-koʔ-k‘auʟ a la(□擱哭啊啦)=別再哭啦。

 

結論

  從以上的討論可以得到幾點結論如下:

  (1)台語 ho`-tã` maiʟ-tsau`(好膽嘜走)的 maiʟ 相當於國語的“不要”、“別”及古漢語的“毋”、“勿”、“莫”。

  (2)台語“不要”義的 maiʟ 一般認為是 m-aiʟ 的合音,m 的本字是“毋”,aiʟ 的本字是“愛”。

  (3)台語“不要”義 maiʟ 的本字有可能是“莫”字。莫字的中古音是《廣韻》慕各切,有可能演變為台語的 maiʟ

  (4)如果台語“不要”義 maiʟ m-aiʟ(毋愛)的合音,因為“毋”和“勿”的意義差不多,可考慮使用新創合體方言字“”,可惜筆劃太多。

  (5)文字是記錄語言的書寫符號,如果把“嘜”字當做表音文字,台語不要義的 maiʟ 用“嘜”字也無妨,只要約定俗成就可以了。

 

本篇發表於 h 並標籤為 , , , , , , , , , , , , 。將永久鏈結加入書籤。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