喊水會結凍(huaʔ-tsuiˋ e⊦-kien-taŋʟ)──比喻權勢極大、影響力很大

喊水會結凍(huaʔ-tsui` e-kien-taŋʟ)──比喻權勢極大、影響力很大

  例句1:“五巨頭包括……,都位居權力頂峰,……五巨頭權勢如日中天,「喊水會結凍」。”(2008.6.2.自由時報A4頁)

例句2:“兩個人都權傾一時,宋在政壇呼風喚雨,劉則在政商界「喊水會結凍」。”(2003.6.9.自由時報4頁)

例句3:“許多工業區服務中心主管也是他的子弟兵,在這個領域,他可說是「喊水會結凍」。”(2002.6.21.自由時報4頁)

例句4:“他去會見在地方「喊水會結凍」的好人,怎會有不可告人之事?那有不能公開的?”(2011.11.28.自由時報4頁)

例句5:“「喊水會結凍」這句話是台灣人常用來形容「夠力、罩得住」的俗語,十分傳神。”(2004.11.29.自由時報4頁)

“喊水會結凍”是一句台灣話慣用語,讀做“huaʔ-tsui` e-kien-taŋʟ”,意思是:對水大聲叫喊,水就會凝結成冰,比喻用於形容某人權勢極大、影響力很大。不過,用字有問題。國語大聲叫喊,台語說 huaʔ,但 huaʔ 不是“喊”字,喊字台語讀 hiamʟ,huaʔ 的本字是“喝”(詳後)。“結”字有凝結意義,如結冰,但“結”字的台語讀 kiet,不讀 kien,kien 的本字是“堅”或“凝”(詳後)。

下面對於台語 huaʔ、tsui`、e、kien-taŋʟ 各詞的用字加以討論。

(一)台語大聲叫喊義的 huaʔ──喊、喝

(1)喊(國音ㄏㄢˇ)

台語 huaʔ-tsui` 的 huaʔ,報刊用“喊”字。“喊”字的本義是大聲呼叫,相當於台語的 huaʔ,但“喊”字台語不讀 huaʔ

“喊”字的音,《廣韻》記錄三個:1呼覽切(上聲、敢韻),咸攝、一等、開口、曉母;2下斬切(上聲、豏韻),咸攝、二等、開口、匣母;3呼豏切(上聲、豏韻),咸攝、二等、開口、曉母。《彙音寶鑑》把“喊”字讀做文讀音 ham` 及白讀音 hiamʟ。讀上聲 ham` 和“呼覽切”相符,但讀陰去聲 hiamʟ 則依據不明,也許跟《集韻》的苦濫切(去聲、闞韻)有關。“苦濫切”台語讀 k‘amʟ,舌根送氣塞音 k‘- 轉為同部位的清擦音 h-(=x-),再導入介音 -i-,“喊(苦濫切)”就變成 hiamʟ 了。

總之,“喊”字在台語不讀 huaʔ,報刊用“喊”字書寫台語大聲叫喊義的 huaʔ,是使用同義字。

(2)喝(國音ㄏㄜˋ)

“喝”在現代漢語一般用於喝水、喝茶、喝酒等行為,這個時候“喝”字讀做陰平聲ㄏㄜ,相對應的台語是 lim。“喝”字又讀去聲的ㄏㄜˋ,此時“喝”的意義是大聲叫喊,如:吆喝;喝彩;喝令;喝道;大喝一聲等。

喝水、喝茶等的“喝(ㄏㄜ)”本來寫做“欱”。《說文•欠部》:“欱,歠(ㄔㄨㄛˋ)也。从欠,合聲。”“歠,㱃(ㄧㄣˇ)也。”“㱃”就是現在的“飲”字。

大聲叫喊意義的“喝(ㄏㄜˋ)”,《廣韻》說是“”的異體字。《廣韻•曷韻》:“,訶也。許葛切。”“喝,上()同。”《玉篇•口部》也說:“,火曷切,訶也。亦作喝。”而“訶”的意義是大聲斥責,所以“喝(許葛切)”的本義是大聲斥責,引伸而有大聲叫喊的意義。例如《晉書•劉毅傳》:“既而(樗蒲)四子俱黑,其一子轉躍未定,裕厲聲喝之,即成盧焉。”(樗蒲:ㄕㄨ ㄆㄨˊ,古代賭博遊戲。子:賭博用具,共五個。裕:人名。盧:最勝采采名,指五子全部黑色。)。

大聲叫喊意義的“喝”,《廣韻》的注音是許葛切(入聲、曷韻),山攝、一等、開口、入聲、曉母,國音ㄏㄜˋ,台語文讀音 hat,白讀音 huaʔ。山攝、一等、開口、入聲字在台語音讀時,韻母有 -at/ -uaʔ 的對應關係,如:獺,t‘at/t‘uaʔ;葛、割,kat/kuaʔ;辣,lat/luaʔ 等,所以,“喝(許葛切)”台語讀 hat/ huaʔ 是符合音變規律的。

“喝”字台語讀做 hat 時,意義是大聲斥責。例如:伊大聲喝我(i-tua-siã hat ・ɡua`)=他大聲斥責我(罵我);當面共我喝(tŋ-bin ka-ɡua`-hat)=當面斥責我。

“喝”字台語讀做 huaʔ 時,意義是大聲叫喊。例如:拍人喝救人(p‘aʔ-laŋ´ huaʔ-kiuʟ-laŋ´)=打人喊救人。賊喝賊(ts‘at huaʔ-ts‘at)=賊喊捉賊。予人喝起喝倒(hɔ ・laŋ´ huaʔ-k‘i`-huaʔ-to`)=任人擺布。喝拳(huaʔ-kun´)=猜拳(喝酒時)。

“喝”字有大聲叫喊的意義,在台語又讀 huaʔ,“喝”字是台語大聲叫喊義 huaʔ 的本字。

(二)tsui`──水、沝

“水”字,《廣韻》式軌切(上聲、旨韻),止攝、三等、合口呼,台語文讀音 sui`,白讀音 tsui`。反切上字“式”屬審三母,審三母的字在台語大多讀 s-,有一部分字白讀時讀 ts- 及 ts‘-。例如:施,si;稅,sueʟ;扇,sienʟ;說,suat;書,si/su,tsu;伸,sin/ts‘un;少,siau`/tsio`;升,sieŋ/tsin;守,siu`/tsiu` 等等。“水”字在台語文讀 sui`,白讀 tsui` 也是同樣的音變規律。

《集韻•旨韻》:“沝,之誄切,閩人謂水曰沝。”“之誄切”依切語用閩南語讀就是 tsui`。可見“水”字在閩南讀 tsui`,很可能是《切韻》音以前就有的了。

(三)e──會、解

國語會不會的“會”,台灣話說 e/ue,一般認為是“會”字。但學者告訴我們這個 e/ue 是“解”字(李如龍《漢語方言研究文集》119頁)。

《廣韻》對於“解”字記錄了四個音:(1)胡買切(上聲、蟹韻);“解,曉也。又……。”(2)佳買切(上聲、蟹韻);“解,講也,說也,脫也,散也。”(3)古隘切(去聲、卦韻); “解,除也。”(4)胡懈切(去聲、卦韻);“解,曲解。亦……。”(曲解:樂曲的章節)。

如果說“解”字在閩南語有 e 的音,最可能的反切是上聲的“胡買切”。《廣韻》的小韻“胡買切”屬蟹攝、二等、開口呼,而與“胡買切”同攝等呼的字,在閩南語音讀時,文讀音的韻母原則上是 -ai,如:擺,北買切,pai`;解,佳買切,kai`;隘,烏懈切,aiʟ;蟹,胡買切,hai 等;白讀時有(漳)-e/(厦)-ue 的例,如:買,莫蟹切,be`/bue`;街,古膎切,ke/kue;解,佳買切,ke`/kue`;矮,烏蟹切,e`/ue`;蟹,胡買切,he/hue 等。依此類推,“解(胡買切)”字可以讀 he/hue(反切上字是濁音匣母,聲調變陽上,併入陽去。)。而因為“胡買切”的反切上字“胡”是“匣”母,聲母為匣母的字,在閩南語白讀時往往變為零聲母,如:紅,戶公切,aŋ´;湖,戶吳切,ɔ´;繪,黃外切,ue;話,下快切,ue;換,胡玩切,uã 等等,故“解(胡買切)”也可以音變為 e/ue。“解(胡買切)”的閩南語白讀音 e/ue 跟台灣話會不會的“會”的 e/ue 相符。但據《閩方大》,這個“會”在閩南本土的厦門、漳州只說 e(陽去),泉州則 e 陽上聲;但與“解(胡買切)”同音的“蟹”字則仍然讀 hue(厦)、he(漳)、hue 陽上聲(泉),有(漳)-e/(厦)-ue 的對應。

《廣韻》說“解”字讀做胡買切(國音ㄒㄧㄝˋ,閩南音 e)時,它的意義是“曉也”。“曉”的本義是天亮,引伸為明白、理解、知道。如果說“解(胡買切)”有“會”的意義的話,“解(胡買切)”的“會”的意義也許是明白、理解、知道等意義的引伸。“會”意義的閩南語 e 又說 e-hiau`,本字應該是“解曉”。“解曉(e-hiau`)”的詞源應該是《廣韻》的“解(胡買切),曉也。”“解(胡買切)”和“曉”是同義字或近義字,“解曉(e-hiau`)”是並列式的合成詞。從這一點也可以知道“解(胡買切)”有會不會的“會”的意義。

《漢大字》在解釋“解”字的意義時,在讀做“ㄐㄧㄝˇ(佳買切)”音下說“解(ㄐㄧㄝˇ)”有“能夠、會”的意義,所舉的書證有:晉•陶潛《九日閑居》:“酒能袪百慮,菊解制頹齡。”唐•羅隱《西施》:“家國興亡自有時,吳人何苦怨西施,西施若解傾吳國,越國亡來又是誰?”宋•蘇軾《王莽》:“百尺穿成連夜井,千金購得解飛人。”這些書證裡的“解(ㄐㄧㄝˇ)”都是能夠、會的意思。但依據《廣韻》的“解(胡買切),曉也。”,能夠、會意義的“解”,應該讀做ㄒㄧㄝˋ(胡買切)才對,《漢大字》卻讀作ㄐㄧㄝˇ(佳買切)。如果能夠、會意義的“解”在普通話讀做ㄐㄧㄝˇ(佳買切)是對的,那麼能夠、會意義的閩南語“e”就不是“解(胡買切)”字了。如果把字義與字音切割分開處理,則可以說“解”字有“能夠、會”的意義,又有“胡買切”的音,閩南語讀 e,所以“解”字是閩南語“能夠、會”意義的 e 的本字。

(四)台語凝結義的 kien-taŋʟ、kien´-taŋʟ

台語 kien-taŋʟ 是一個動詞,凝結、凝固的意思,它是由語素 kien 及 taŋʟ 構成的並列式合成詞。語素 taŋʟ 是“凍”字,應該没有爭議,先說 taŋʟ

(1)taŋʟ──凍

台語 taŋʟ 有兩個意義,做動詞時指水或湯汁等遇冷凝結成固體或膠狀體叫 taŋʟ,如:baʔ(肉)-t‘ŋ(湯)taŋʟ ・k‘iʟ=肉湯凝固了。做名詞時指湯汁(如煮豬腳的湯汁)遇冷或在常溫下因含有膠質而凝結成的膠狀體,如猪骹凍(ti-k‘a-taŋʟ)、牛肉凍(ɡu´-baʔ-taŋʟ)。台語 taŋʟ 的這兩個意義相當於國語的“凍”,如《現漢》對“凍”字舉出五個義項,其中兩個義項如下:1<動詞>(液體或含水分的東西)遇冷凝固;如:缸裡的水凍了。2<名詞>湯汁等凝結成的半固體;如:肉凍、魚凍。這兩個意義和台語的 taŋʟ 相同。

“凍”字的音,《廣韻》多貢切(去聲、送韻),台語文讀音 tɔŋʟ,白讀音 taŋʟ

從“凍”字的意義及字音來看,台語遇冷凝結意義 taŋʟ 的本字是“凍”。

(2)kien、kien´──堅、凝、虔

台語凝結、凝固意義 kien-taŋʟ 的 kien,前人的見解不一致。《厦英》認為凝結、凝固義的厦門話是 kien´(陽平聲),而用“to coagulate”去對譯“kien´-taŋʟ”,英語的“to coagulate”是動詞,意義是(使)(血液、液體等)凝固或凝結。《厦英》没有明示 kien´-taŋʟ 的用字,但到了《厦音典》則明確指出 kien´-taŋʟ 是“凝凍”二字。

《厦英》並認為 kien-kuã(乾)、kien-pa(巴、)、kien-p‘i`(疕)的 kien 是陰平聲,跟 kien´-taŋʟ 的陽平聲的 kien´ 不同。並說 kien-kuã(乾)等的 kien 是白讀音,它的文讀音是 kan,意義是 dry。據此,《厦英》所說的 kien-kuã(乾)等的 kien 就是乾燥的“乾”字。“乾”字用做形容詞是乾燥,用做動詞則是使乾燥、變乾的意思。

《台日大》也認為凝結義的台語是 kien´-taŋʟ(kien´,陽平聲),用字是“凝凍”。而 kien-kuã(乾)、kien-pa()、kien-p‘i`(疕)等的 kien 則是用“堅”字。

《普閩》認為凝結義的閩南語是 kien-taŋʟ,用“堅凍”二字表示;結痂義是 kien-p‘i`,用“堅疕”二字,已不再分 kien´ 或 kien 了。

《厦方言》則 kien-pa、kien-p‘i` 用“堅”字,kien´-taŋʟ 用“虔”字,又把 kien´、kien 分開了,但說“虔”是同音代替字。

《綜台基》則“堅凍(kien-taŋʟ)”、“凝凍(kien´-taŋʟ)”兼收,“堅巴(kien-pa)”、“乾巴(kien´-pa)”並列。《國台》及《台閩》則只用 kien,用“堅”字,如“堅凍(kien-taŋʟ)”、“堅疕(kien-p‘i`)”。

《閩方大》說,厦門話和漳州話的 kien-p‘i`、kien-pa、kien-taŋʟ 是堅疕、堅巴、堅凍,用“堅”字。而相對應的泉州話是 kien´-p‘i`(虔疕)、kien´-pa(虔巴)、kien´-taŋʟ(虔凍);kien´ 是陽平聲,用“虔”字。用“虔”字應該是同音假借。

把這些前人的見解整理起來,凝結、凝固意義的台語有 kien-taŋʟ 及 kien´-taŋʟ 兩種,kien-taŋʟ 的用字是“堅凍”,kien´-taŋʟ 的用字有“凝凍”及“虔凍”。而使乾燥、變乾意義的 kien 的用字則有“乾”及“堅”。下面對於“堅”、“凝”、“虔”、“乾”四個字加以討論。

1)堅

《普閩》、《綜台基》、《國台》、《台閩》、《閩方大》等用“堅凍”二字書寫台語凝結、凝固義的 kien-taŋʟ

“堅”字的音是《廣韻》古賢切(平聲、先韻),台語讀 kien,字音和 kien-taŋʟ 的 kien 相符。

“堅”字的基本義是形容詞硬,但在古漢語有用做動詞的例。“堅”字用做動詞時,意義是加固(加工使堅固)。例如:《韓非子•五蠹》:“堅甲厲兵以備難,而美荏紳之飾。”“堅甲”是加固盔甲。《三國志•于禁傳》:“將軍在亂能整,討暴堅壘,有不可動之節。”“堅壘”是加固營壘。《史記•高祖本紀》:“漢王堅壁不與(項羽)戰。”《後漢書•荀彧傳》:“堅壁清野,以待將軍。”“堅壁”是加固壁壘,使壁壘更加堅固。從這些書證可知“堅”當做動詞使用時,它的意義是對構造物或器物等加工使堅固,並沒有使水等液體變硬的意義。因此,台語凝結、凝固義 kien-taŋʟ 的 kien,使用“堅”字書寫並不正確。

2)凝

《厦音典》、《台日大》認為凝結、凝固義的台語是 kien´-taŋʟ(kien´,陽平聲),用“凝凍”二字書寫。

“凝”字的本義是水結成冰,引伸凡是從氣體變成液體或從液體變成固體都叫“凝”,如:凝凍;凝結;凝固;膚如凝脂;水蒸氣凝成水滴等。而“喊水會結凍”的合成詞 kien´-taŋʟ 就是水結成冰的意思,台語 kien´ 的語素義與“凝”字的本義相符。普通話也有“凝凍”這個合成詞,詞義是凝結、凝固,如河水凝凍(《現漢》,動詞),或凝聚凍結,如:盆裡的水凝凍成一個冰坨(《現漢規範》,動詞)。普通話“凝凍”的詞義與台語凝結、凝固義 kien´-taŋʟ 的詞義相符,因此,如果“凝”字在台語有 kien´ 的音的話,“凝凍”就是台語凝結、凝固義 kien´-taŋʟ 的本字了。現在我們來看看“凝”字在台語(閩南語)有没有 kien´ 的音?

《廣韻》對“凝”字有“魚陵切”(平聲、蒸韻)及“牛𩜁切”(去聲、證韻),因為現在討論的是陽平聲的國音ㄋㄧㄥˊ及台音 kien´,故取平聲的“魚陵切”討論。

“凝”字《廣韻》“魚陵切”,屬曾攝、三等、開口呼、疑母,台語讀做 ɡieŋ´,而《厦音典》認為“凝”字有白讀音 kien´。比較 ɡieŋ´ 與 kien´,聲母由舌根濁塞音 ɡ- 清化成為 k-;介音及主要元音相同,都是 -ie-,韻尾一個是舌根鼻音 -ŋ,一個是舌尖鼻音 -n;聲調則兩個都是陽平聲。

先說聲調。“魚陵切”的反切上字“魚”表示聲母。反切上字“魚”屬“疑母”,疑母是濁音,影響聲調成為陽聲調,在“凝”字成為陽平聲。

其次說聲母。“凝”字的中古聲母是“疑”母,擬音 ŋ-。中古疑母的字在現代台語一般讀做 ɡ-,如:玉,魚欲切,ɡiɔk;岳,五角切,ɡak;義,宜寄切,ɡi 等等;有少數字讀做 k-,如:沂,魚依切,ki´;齩(同咬),五巧切,ka;垠(邊際),語巾切,kĩ´(埔垠,pɔ-kĩ´);涯(水畔),魚羈切,kĩ´(水涯,tsui`-kĩ´)。可見“疑”母從中古到現代台語的音變是:

中古 ŋ- → 台語 ɡ- → k-

  由 ŋ- 變為 ɡ- 是發音部位相同,發音方法改變,從舌根鼻音變為舌根濁塞音。由 ɡ- 變為 k- 也是發音部位相同,發音方法改變,從舌根濁塞音變為舌根清塞音。這種變化是符合音變機理的。

從上面對聲母的討論可知“凝”字的台語音讀聲母可讀 k-。

最後談韻母。“凝”字的反切“魚陵切”屬曾攝、三等、開口呼。屬於曾攝、三等、開口呼的字在台語音讀時,文讀音一般讀 -ieŋ 韻,白讀音讀 -in 韻,-ieŋ 和 -in 有對應關係。例如:稱,ts‘ieŋʟts‘inʟ;繩,sieŋ´/tsin´;升,sieŋ/tsin(量詞);承,sieŋ´/sin´(承水,sin´-tsui`);凝,ɡieŋ´/ɡin´(凝視)等等。這種 -ieŋ 與 -in 的關係,應該是:-ieŋ → -in。就是說,-ieŋ 的主要元音 e 受介音 -i-(高元音)的影響而高化,成為 i,並與介音合併,主要元音成為 i。韻尾 -ŋ 則不改變發音方法,但改變發音部位成為 -n。它的音變機理也許可以這樣解釋:

在 -ieŋ 的情形下,介音 -i- 是舌尖元音,舌位在前;韻尾 -ŋ 是舌根鼻音,舌位在後,-i- 與 -ŋ 的舌位起了同化作用,-ŋ 被 -i- 牽動而舌位移前,成為舌尖鼻音 -n。所以,文讀 -ieŋ 韻與白讀 -in 韻有音變對應關係。

作者認為從 -ieŋ 變成 -in 之間應該還有一個過渡音“-ien”,就是說:

-ieŋ → -ien → -in

  -ieŋ 的韻尾先變化,然後主要元音才變化。韻尾 -ŋ 變為 -n 是因為 -i- 和 e 都是前元音之故。如果此說成立則“凝”字的音變是:

說明:

(1)聲母從鼻音 ŋ- 變為濁塞音 ɡ-;介音變為 -i-;主要元音前化變為 e。

(2)韻尾 -ŋ 因受 -ie- 的影響而前化變為 -n。

(3)濁塞音聲母 ɡ- 清化變成 k-。“凝”字的音成為 kien´(台語凝固)。

(4)主要元音 e 高化並與介音 -i- 合併,成為 i。“凝”字的音變成 ɡin´(台語凝視)。

從上面的討論應該可以得到一個結論說:台語凝結、凝固義 kien´-taŋʟ 的 kien´ 的本字是“凝”,kien´-taŋʟ 的本字是“凝凍”。

凝結、凝固的台語及閩南語為什麼有 kien-taŋʟ 及 kien´-taŋʟ 的不同說法?作者認為應該是“連讀變調”的關係。早期的辭書如《厦英》及《台日大》都認為凝結、凝固的閩南語及台語是 kien´-taŋʟ。因為 kien´(陽平)的變調是 kien(陽去),kien´-taŋʟ 就讀如“kien(變調)taŋʟ”。而因為 kien(陰平)的變調也是 kien(陽去),當“kien(變調)taŋʟ”的kien(變調)還原為本調時誤以為是 kien(本調陰平),於是 kien´(陽平)-taŋʟ 就變成 kien(陰平)-taŋʟ,並用“堅”字書寫 kien,如《台閩》、《閩方大》。

3)虔

《閩方大》說凝結、凝固的漳州話是 kien-taŋʟ(堅凍),泉州話是 kien´-taŋʟ(虔凍),厦門話是 kien-taŋʟ(堅凍),也說 kien´-taŋʟ(虔凍)。

“虔”字的音是《廣韻》渠焉切(平聲、仙韻),山攝、三等、開口呼、群母(中古擬音 ɡ‘- 或 ɡ-),國音ㄑㄧㄢˊ,台語讀 k‘ien´(《彙音寶鑑》),厦門話也讀 k‘ien´(《厦門方言研究》65頁),但《閩方大》卻用“虔”字書寫 kien´-taŋʟ(凍)的 kien´(kien´ 不送氣)。

“虔”字的聲母是“群”母,群母的字在閩南語大多讀 k-,有不少的字讀 k‘-,如:共,kiɔŋ;局,kiɔk;跪,kui;近,kin;群,kun´ 等等;騎,k‘ia´;勤,k‘in´;乾,k‘ien´;虔,k‘ien´;儉,k‘iam;琴,k‘im´ 等等。

“虔”字雖然大家都讀送氣的 k‘ien´,要把它讀做不送氣的 kien´,似乎也可以。

“虔”字的基本義是恭敬、誠敬,並沒有凝結、凝固的意義,《厦方言》就說用“虔”字書寫 kien´ 是同音替代。

4)乾

《台閩》及《厦方大》把凝結義 kien-taŋʟ(凍)的 kien 跟變乾義 kien-pa()及結痂義 kien-p‘i`(疕)的 kien 混為一談,都用“堅”字表示,但《厦英》卻分得很清楚。《厦英》認為凝結是 kien´-taŋʟ(kien´,陽平)(《厦音典》用“凝凍”二字);kien-pa 和 kien-p‘i` 是使乾、變乾的意思,kien 是白讀音,它的文讀音是 kan,kan 的意義是 dry。由此可知《厦英》所說的文讀音 kan/白讀音 kien 的字是“乾燥”的“乾”字。

“乾”(ㄍㄢ)字的基本義是:“形容詞。不含水分或水分極少。”(《現漢》)。《現漢》不認為“乾”可當做動詞用,但在“乾杯”一詞則認為合成詞“乾杯”是動詞,意義是“喝乾杯中的酒”。但從“乾杯”這個合成詞的結構來看,後一個語素“杯”是名詞,要把合成詞“乾杯”認為是動詞,則前一個語素“乾”必須是動詞。因此,“乾杯”的詞義是“使杯子不含水分”,“乾”是動詞,指“使不含水分”、“使乾燥”。要“使杯子不含水分”,只好“喝乾杯中的酒”了(“喝乾”的“乾”是形容詞)。

《現漢規範》認為“乾”可做動詞使用,此時“乾”的意義是“使淨盡”,例如:“乾了這一杯。”“使淨盡”應該是“使乾燥”的引伸。“乾了這一杯”就是“使這一杯酒變乾”,就是喝掉杯子裡全部的酒,“使杯子淨盡”了。

《漢字源流》也認為“乾”可做動詞用,意義是“使淨盡、變乾”。舉出的例證有:哭乾了眼淚;唾面自乾;乳臭未乾;池塘乾了;乾杯。

“乾”字可當做動詞用應該無異議,做動詞時“乾”的詞義是“使乾、變乾”。

現在我們來分析台語 kien-p‘i`(疕)、kien-pa()。

台語的 kien-p‘i`(疕)就是國語的“結痂”。台語 kien-p‘i`(疕)指膿瘡的膿或傷口的汁液變乾而凝固成塊狀物。“kien-p‘i`”是由“動詞+名詞”組成的支配式(或叫動賓式)合成詞,前一個語素“kien”表示某種動作、行為,後一個語素“p‘i`(疕)”表示動作、行為的支配對象。這裡,“kien”應該是動詞“變乾”的意思,是動作、行為;“p‘i`(疕)”是動作、行為“kien(變乾)”的支配對象。

再說台語 kien-pa()。pa()是經過加工的大塊乾肉。古人製作乾肉不外風乾、曬乾、烘乾,它們的作用是要除去水分,盡量使乾燥。所以,kien-pa()也是支配式合成詞,前一個語素 kien 是動詞,使乾燥的意思。但 kien-pa 已經引伸為“變乾”的意義,如:liap(粒)-a`(仔)-laŋ´(膿)kien-pa()=膿瘡的膿液變乾了。

台語還有一個“kien-kuã”這個詞。kuã 是“乾”,指加工製成的乾食品,如:魚乾(hi´-kuã)、肉乾(baʔ-kuã)、檨仔乾(suãi a`- kuã,芒果乾)。而 kien-kuã 是使食物變乾成為乾食品的意思。所以,kien-kuã(乾)也是支配式合成詞,前一個語素 kien 是動詞,使乾、變乾的意思。不過,在現代台語 kien-kuã(乾)一詞泛指失去水分而變乾。

從上面的討論可知台語 kien-p‘i`(疕)、kien-pa()、kien-kuã(乾)等的 kien 是動詞,使乾、變乾的意思。《厦英》認為這個 kien 是乾燥的“乾”字。現在要討論“乾”字在台語有没有 kien 的音?

《廣韻》對“乾”字記錄兩個音,當做“乾燥”的意義時讀“古寒切”(平聲、寒韻),當做乾坤的“乾”時讀做“渠焉切”(平聲、仙韻)。“乾(古寒切)”屬山攝、一等、開口呼、見母,台語讀 kan;“乾(渠焉切)”屬山攝、三等、開口呼、群母,台語讀 k‘ien´。《廣韻•寒韻》小韻古寒切下說:“乾,《字樣》云:‘本音虔,今借為乾濕字。’”可見在中古以前某個時期,“乾燥的乾”和“乾坤的乾”是音同或音近。而這兩個音在上古都屬元部,現在依據董同龢《上古音韵表稿》把“乾(古寒切)”與“乾(渠焉切)”的上古音、中古音、現代音列表如下:

乾(古寒切)

乾(渠焉切)

上古音元部

*ckɑn

*cɡ‘jan

中古音山攝

ckɑn

cɡ‘jæn

現代音:國語

ㄍㄢ

ㄑㄧㄢˊ

現代音:台語

kan

k‘ien´

從上面這個表可知,在上古音,乾(古寒切)與乾(渠焉切)的主要差別在於介音的有無,勉強可以說音近。而“乾(古寒切)”的上古音 *ckɑn 如果導入介音 -i- 則變成 kiɑn,可演變成台語的 kien,就是 kien-p‘i`(疕)等的 kien 了。

在董同龢《上古音韵表稿》,“乾(古寒切)”在上古屬元部、開口、一等韻。元部、開口、一等韻的字在台語大多讀 -an 韻,如:丹,tan;贊,tsanʟ;干,kan;安,an 等等,並没有讀 -ien 韻的例。不過在合口、二等韻則有讀做 -an、-ien 兩讀的例,如:“辨”見於二等及三等,台語讀 pan 及 pien;“瓣”見於二等,台語讀 pan 及 pien(見《彙音寶鑑》)。這個現象表示本來沒有介音 -i- 的二等韻可導入介音 -i-,同樣没有介音 -i- 的一等韻或許也發生過這種情形。如果是這樣,“乾”就有 kiɑn 的音,變成台語的 kien。即:

“乾”:上古 *ckɑn → kiɑn → kian → kien(台語)

  再看元部、開口、二等韻的閒(=間)、柬(=揀)、閑三個字,它們在台語都讀 -an 韻及 -ieŋ 韻,即:間,kan/kieŋ(房間,paŋ´-kieŋ);揀,kan`/kieŋ`(揀菜,kieŋ`-ts‘aiʟ);閑,han´/ieŋ´(閑閑,ieŋ´-ieŋ´)。還有一個“莧”比較特殊。“莧”在台語讀 hien/hieŋ(莧菜,hieŋ-ts‘aiʟ)(見《彙音寶鑑》)。“莧”字的 hien 音表示“間”等字從上古 *ckæn 變為現代台語 kieŋ 的過程中曾經有過“kien”的音。以“間”字為例的演變過程如下:

說明:

(1)字音没有變化。

(2)主要元音 æ 低化為 a。“間”讀 kan,是台語文讀音。

(3)導入介音 -i-。

(4)主要元音 æ 低化為 a。

(5)主要元音 a 受介音 -i- 的影響而高化為 e。

(6)在 kien 的狀態下,韻尾 -n 與聲母 k-(舌根音)起同化作用,-n 變成舌根鼻音 -ŋ。kieŋ 是“間”的台語白讀音,如房間(paŋ´-kieŋ)。

“乾(古寒切)”的上古音是元部 *ckɑn,與“間”的上古音元部 *ckæn 比較,可以說是接近,因此,“乾”可能也有跟“間”同樣的音變,音變過程可能如下:

說明:

(1)字音没有變化。

(2)主要元音ɑ 前化為 a。kan 是台語文讀音。

(3)導入介音 -i-。

(4)主要元音 ɑ 前化為 a。

(5)主要元音 a 受介音 -i- 的影響而高化成為 e。字音 kien 可視為台語白讀音。

綜合上面所說,乾燥的“乾”字在台語可讀 kien,kien-p‘i`(疕)、kien-pa()、kien-kuã(乾)等的 kien 的本字是“乾”字。

kien-kuã 的書寫形式是“乾乾”,前一個“乾”讀 kien,是動詞,指使乾、變乾;後一個“乾”讀 kuã,是名詞,指失去水分的東西。這種同字異音形成的合成詞在台語並不罕見,例如“食食(tsiaʔ-sit)”也是。前一個“食”(音 tsiaʔ)是動詞吃,後一個“食”(音 sit)是名詞食物。“食食(tsiaʔ-sit)”的意義是“吃食物”,而“有食食(u-tsiaʔ-sit)”(=有口福)則是指老是有機會吃到好吃的東西。

結論

(1)“喊水會結凍”,台灣話說“huaʔ-tsui` e-kien-taŋʟ”。huaʔ 的本字是“喝”;e 的本字是“解(胡買切)”,一般用“會”字書寫;kien-taŋʟ 也說 kien´-taŋʟ,它的本字是“凝凍”,kien-taŋʟ 是 kien´-taŋʟ 的訛變。

(2)“喊水會結凍”(huaʔ-tsui` e-kien-taŋʟ)的正確用字是“喝水會凝凍”。這裡的“喝”字國語讀去聲ㄏㄜˋ,台語文讀 hat,白讀 huaʔ

(3)台灣話kien-p‘i`(疕)、kien-pa()、kien-kuã(乾)等的 kien 的本字是乾燥的“乾”。在這裡“乾”是動詞,使乾、變乾的意思。

(4)kien´(凝)和 kien(乾)的差別是:前者從液體變成固體,質量没有改變;後者失去水分而變乾、變硬,質量變少。

本篇發表於 h 並標籤為 , , , , , , , , , , , , , , , , , , , , 。將永久鏈結加入書籤。

2 Responses to 喊水會結凍(huaʔ-tsuiˋ e⊦-kien-taŋʟ)──比喻權勢極大、影響力很大

  1. yesure 說道:

    「喊水會結凍」的「會」是表示「足以、可以」,與另一種表示「明白、理解、知道」的「會」,如「我會曉說英語」,在台語的用法上,可能是同音而不同的字。「解」用在後面的例子,意義上是很切合的,寫成台語「我解曉講英語」,文句字面就很平順。請問「可」字有「e⊦」的音嗎?

    • 劉建仁 說道:

      “可",《廣韻》枯我切,上聲、哿韻。反切上字枯是"溪"母,溪母的字據我所知在台語並沒有讀零聲母的例,所以"可"字應該不會有 e7(陽去)的音。

發表留言